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java开发框架,主要是简化java工程师的开发过程,其主要的模块是IOC和AOP。何为IOC?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什么是控制?控制为什么需要反转?这些都是我们要首先搞清楚的问题。打个比方,我们的JVM中有许多个对象,有些对象是程序运行到一定阶段生成的,有些则是在一开始就需要被创建的,比如WEB当中的Controller, Service, Dao对象。所以我们希望的最好有一个统筹全局的“容器”替我们管理这些对象,而并非要我们将这些对象的创建控制写死在业务程序中,最好是将它们的创建与否交给配置文件或者是配置类,与正常的业务逻辑解耦。所以伟大的IOC模块就诞生了!
市面上讲解Spring的书都各有千秋,有教你如何使用的Spring in action。也有教你阅读Spring源码的Spring 技术内幕。作为java新手,如果止步于使用Spring,自然第一本书或者几篇博客足矣。但是,正所谓判断一个程序员的能力并不是其写代码的能力,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 阿里巴巴开源出来的RPC框架dubbo就是和Spring无缝结合,在配置dubbo的过程很多时候会抛出一些Spring的异常,这时候就能体现出了解Spring流程细节的优势。本人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所以才选择了着手于Spring的源码。
但是,Spring的控制流程过于复杂,涵盖的点比较多,时间久了,非常容易遗忘。所以本人出于化繁为简的目的,梳理下IOC的主要流程,写下这篇日志。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IOC源码阅读的难度也在于一开始我们就陷入到其中的一条支线结果导致我们忘记了IOC的目的所在。我们应该一开始就有个大局观,就如同IOC的目的无外乎3种:
1. Resource定位,也就我们所说的配置文件(Xml),配置类(JavaConfig)。必须先找到描述bean对象的文件,才好完成后面对象创建与管理。
2.BeanDefinition的解析和注册,承继上面的找到bean对象描述信息之后,我们需要在内存中用命为BeanDefinition的对象去封装它。何谓注册?顾名思义,注册就是为了后面的查询服务的,我们前文不是提及过希望有一个“容器”去管理它们吗。所以注册就是以beanName 为key,beanDefinition为value注册到一个concurrentHashMap中去。
3.Ioc的依赖注入,说了那么多,肯定有一个获取bean的方法,没错我们可以通过getbean()的方式获取bean对象,而依赖注入就是在这个方法内部完成的,内部是以递归的方式完成的。所以当我们在开发时候碰到空指针异常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是因为我们Spring 配置文件处理不当,bean与bean之间的依赖关系没处理好
下面我将以我们平时使用Spring 的API为入口,挖出IOC的所有行为。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spring.xml");
Person scientist = (Person)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Scientist");
这是我们平时写测试用例,初始化Spring容器和获得bean的惯用手段。那么初始化阶段究竟干了什么事呢?
说了这么多遍beanDefinion,是时候让大家见识一下beanDefinition的真面目了。其实如果熟练使用Spring IOC的同学自己都可以根据Xml中的标签设计出来了!
以上完成了beanDefinition的解析和注册,下面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完成依赖注入的,上文我已经解释过bean的实例化和依赖注入是在getBean()的过程中完成的!
如此,整个基于XML的依赖注入过程已经解释清楚了。真正理解这个过程的朋友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当bean之间存在循环依赖的时候,Spring会爆BeanCurrentlyInCreationException异常,设想一下现在A依赖于B,B依赖于A。那样就会在getBean(A)的时候,发现要去getBean(B),发现bean池中没有B的bean,就会去创建B的bean,但是在创建的过程中发现有需要创建A,就去调getBean(A)。。。如此一来,bean池中既没有A的bean,也没有B的bean,所以Spring会去检测这样的情况,他的检测方法也比较简单,只要为该bean打一个标记,当一个依赖循环过来的时候,发现“正在创建中!”,即可判断存在循环依赖,抛出异常!
真正的依赖注入过程要比这个复杂的多得多,这是我只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使用IOC才取其精华,以便更好的理解整个流程。
当然这里也要提及一句,IOC发展至今玩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光依赖注入的方式就有三种,而不再是仅仅的Xml,但是不管怎么变,最基本的实例化方式和管理方式依旧万变不离其宗!
补充一下Spring bean的生命周期
上面我只说了实例化bean和依赖注入,这是比较基本的功能。
后续Spring还会检查bean有没有实现Aware接口,这是bean对beanFactory的感知功能IOC的一个特性,其实就是将beanFactory注入到该bean中,这样该bean本身也能使用IOC容器。
bean的前置处理postProcessBeforeInitialzation,这个函数会先于InitialzationBean执行,因此称为前置处理。 所有Aware接口的注入就是在这一步完成的。
InitializingBean,是一个接口,内部有一个函数afterPropertiesSet()。Spring为了降低对客户代码的侵入性,最好让bean的一些初始化行为在容器的创建过程中也直接完成,所以Spring会在初始化的过程中判断该bean有没有实现InitializingBean接口,如果实现了就是调用afterPropertiesSet里的方法,也可以给bean的配置提供了init-method属性,init-method本质上仍然使用了InitializingBean接口。
bean的后置处理postProcessAfterInitialzation,AOP就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可见我AOP文章。
DisposableBean,是一个接口,和initial一样,内部有一个destory方法,通过给destroy-method指定函数。由用户在业务逻辑中调用,完成销毁。
码农和工程师的区别,将会砥砺我一直刨根问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