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一家500强地产公司的营销中层,每天繁忙的工作,各种会议与事务,分给孩子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两年前的意外有了二宝,纠结焦虑后为了不让大宝长大后,太孤独,选择了生下二宝。两个孩子,大宝今年上一年级,教育的问题比较头疼,斗智斗勇后发现自己前路技穷,回归本质认真思考,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让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她适应未来的社会的发展。于是乎,有个现在研究课题,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我的孩子还在成长,我想尽力跟孩子一起成长,学习最好的方式是要有记录有输出,还有反馈,有交流。借助此平台跟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成长,做一名有智慧的妈妈。身边的同事朋友,都是为人父母的,而且都受过高等的教育,但是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没有参加过教育孩子的培训,在育儿的路上我们与父辈的意见不一致,却泡在众多的育儿书籍中不知所措。现在的社会赋予女性很多的身份,职场精英、全职妈妈、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工作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在职场与教育和自己的发展,看上去是很矛盾,经常是顾得了那头,顾不了这头,搞得自己非常的焦虑不堪。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得到精品课,诸葛越的课程《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订阅她的课程原因:首先,她是职业女性,给的一些方法比较适合同是职业女性的我,再次她也有两个孩子,都是男孩,而且都是独自把孩子培养长大。她就职于互联网行业,是一家美国视频媒体公司Hulu,担任全球副总裁,中国区研发中心总经理,她的事业没有随着孩子的诞生,走向没落,反而节节高升。她对待孩子有自己的方法,她有自己的办法,她的独特视角是从自己的工作中衍生出来,而这个视角来源于她对世界顶尖人才所在职场的理解,对未来世界所需要的技能的理解,以及对东西方教育的深度思考,这个高度,是目前的我看不到的,我需要借助更高的人的视角,为孩子的未来做更好的规划。
第一讲:从管理这的角度说说,好公司会用什么样的年轻人,建立一个养育孩子终局思维的视角。
此讲很有意思,一开始有点像是职场招聘。转念一想这就是教育的终局思维,我们的孩子长大后要干什么?我们养育还在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把他们培养成独立的人,让孩子最终掌握独自谋生的能力,即使脱离了家庭的庇护,也能独立的工作,幸福的生活。做为父母不是把孩子送到名校就完事了,在面向社会要经历用人单位的考验,要懂得与他们的相处,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融会贯通的能力,学以致用。
当今的世界发展非常之快,具体的体现:其一是事情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二,是资源的分配越来越不平均。想一想我们自己在工作生活当中,喜欢跟哪一类人一起共事成长?这样的年轻人,通常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长时间的的专注,对自己有合适的认识,对未来有规划,有比较好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技能通常被分为软技能、硬技能,软技能通常是指表达沟通能力,硬技能指的是数理化等基础技能,而现在的社会、未来的孩子作者给出了面向未来的四种技能。
下面用一张图来演示一下这四种技能:
1、基础技能,每个孩子都需要拥有的基础技能,在学校学习的识字解题,历史地理、写作表达、画画、音乐、体育等,这些都归类于基础技能。但是作为一个孩子光拥有基础的技能是不行的。
2、综合能力,合作、创造、设计、审美包括战略、项目管理等等,这些技能,听起来感觉很高深,孩子们可以完成吗?作者讲的这个能力,其实是把孩子们学的基础的能力,通过运用综合的实际运用出来。比如,一年级学习了温度测量,单独的只会测量温度,就是只掌握了一种基础的技能,如果是分组给小朋友一个任务,让他们找出什么地方学校的温度最高,得出结论进行分析,这就是综合技能的运用了,过程中小朋友们需要共同探索,互相配合,需要沟通、合作、发现错误,归纳总结,找出原因。在教育的过程中东方教育比较偏重于基础技能,而西方教育比较偏重于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强的孩子,在未来的后劲会特别足,也更容易脱颖而出。
3、成长的心态,当今的世界变化莫测,父辈的教育观点,把孩子送进大学就可以了,记得我在参加高考的时候,父母常常跟我说,考得上大学就可以轻松了,现在看来大学只是人生另一个起点的开始。拥有良好的心态,每个阶段都需要成长,自我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才是人生重要的成长心态,在任何的环境、任何年龄下,都不能放弃自我成长,保持时刻学习的心态,跟上时代的步伐。
4、身心健康,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的样的人,幸福的人,真正拥有幸福能力的人不是最聪明的人,也不是最富有的人,而是有最好亲密关系的人,能够帮助他人并感觉到自己价值的人,或者身边拥有很多的好朋友,所以说同理心,是身心健康的一部分。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切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还有有面对挫折能力,遇到任何的事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去面对。
以上的分享,让我意识到,做为一个母亲,我要有清晰的培养孩子的目标,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程中自己要严以律己,与孩子共同成长,让孩子拥有幸福力、自控力、接纳力。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关注过程,关注心态,方向明确,成就孩子,就是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