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刻舟求剑》我刻我的舟,你求你的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我们大家想必都耳熟能详,说的是很久以前,楚国有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将随身佩剑坠入江中,他不但没有下水打捞,反而在舟上刻了个记号,对别人说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以后才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捞剑。此时舟行已远,岂能得剑?因此千百年来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教训:做事一定不能墨守陈规,不知变通。

但是今天无意中看完了这个故事后我产生了困惑。

我们为什么总认为这个成语这样解释是对的呢?这是否是另一种墨守陈规?

我们是否被过去的思维禁锢住了呢?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带来结果。

你对你现在还满意吗?

如果不满意,向回推。一定是你的思维方式有问题。

你的思维方式被困住了。

你也就被困住了。

刻舟求剑抛开多余的因素其实就是讲一个人在旅途中失去了某样东西,寻而未果的故事。

看客们除了脸上能贡献一个讥笑的表情,还能指望他们什么?

因为失去的不是他的东西,和他没关系。

人,必须靠自己。

人生是不是旅途?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是否也会失去某样东西?是否也会徒劳的寻找?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那个“可笑”的楚人。谁也别笑话谁。

你在失去的地方刻下了一道印记,上岸后才“可笑”的去寻找。

彼时尚是楚国,春秋时期阶层等级森严,能佩剑行走江湖之上,身份亦不是平民。

只要不是智商有问题,谁都知道这样的寻剑是徒劳的。

但是,你还是这样做了。

徒劳又何妨?

人生岂不也是一场徒劳?

百年后,尘归尘,土归土。一切的拥有对于分解成钙钠钾镁碳的你还有什么意义?

我知道你刻剑的意义。

因为多年以后一部叫做《东邪西毒》的影片中的一句台词替你说了出来。

“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人生只有两件事,得到,失去。

我们都喜欢得到,厌恶失去。

那道刻痕不仅刻在了舟上,也刻在了心里。

但是不忘记就够了吗?

要把这份不忘记化为下水寻找的动力,即便身后充斥着嘲笑、冷眼。

一位欧洲马拉松冠军在演讲时,观众问他:你现在最想感谢谁?

冠军沉吟了一下,说:“我最感谢当初偷我车子的贼。”

原来,他小时候家里穷,上学的地方远,每天上下学只能骑车5公里到学校。有一天他唯一的那辆破自行车还被偷了,没办法只能跑着去学校,没想到这反而发现了自己的天赋,进而走向冠军之路。

因此,失去只是你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但是大部分的人只停留在了这第一步。

感悟:一、失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站着不动。

二、摆脱旧的思维模式。

三、铭记。使自己清醒,找到自己的方向。

四、行动。我刻我的舟,你求你的剑,不被外界所扰。

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刻舟求剑”是小学时学的一则寓言,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大意为: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
    轻馨灵予阅读 6,495评论 18 42
  • 1 刻舟求剑的故事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
    冬梅_001阅读 5,808评论 0 2
  • 01 秋风萧索,半城叶落。秋雨霖漓,一城寥廓。 我和木槿、晓月三人坐在书城星巴克,桌边围栏里有小小的雏菊熙熙攘攘地...
    米那阅读 10,658评论 135 173
  •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
    雷砚阅读 3,477评论 0 1
  • In june / 空山悟 首先呢,我最希望先抒发一下自己的感言再去一一图文并茂的讲述那些写生的乐事...
    性空猫阅读 2,1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