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鲍叔牙,管仲可能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可能和公子纠一样死在异国他乡,是鲍叔牙改变了他的命运,。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管仲为相从来没有提拔过鲍书牙,甚至于临终之际,也没有推荐鲍叔牙接替自己为秦国的丞相,这不是忘恩负义吗?
管中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他说:“鲍叔牙君子也,千乘之国,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虽然可以为政。其为人好善,而恶恶已甚,见一恶终身不忘。”这句话对鲍叔牙的形势作风进行了最好的阐释。鲍叔牙是一个君子,但嫉恶如仇,很难再勾心斗角的官场中生存,管仲如做法,正是在保护鲍叔牙。管仲死后,其后继者公孙隰朋一个月后也死了,他死后齐桓公坚持以鲍叔牙为相。鲍叔牙以辞去易牙、开方、竖刁三人为条件。桓公应下。不久又故态复萌,鲍叔牙抑郁而终。
何为知己?这就是知己,知道对方的优缺点,脾性喜好,为人处世的风格,管仲曾说过:“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管子也。”如果让鲍叔牙回一句,那一定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管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