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且年幼时,我在图书馆被这本书的名字所所吸引,然后在那个午后坐在图书馆里,打开了这本书。
当时的我不知道山羊代表什么,更不知道天堂草到底是否真实存在,但我记得当我懵懵懂懂快要看完,故事进行到明子回忆往昔,自己家养的羊在河边,在夕阳下,在随风摇摆的天堂草中一只只倒下去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副恢弘壮阔的场面,那个场面即悲壮,又神圣,就那样,即使完全没看懂书的我走出图书馆后,脑海里仍然久久盘旋着那个场面。
长大后,在经历很多人很多事后,我再度打开那本书,内心的感受却与童年时相差无几,只是过程和重量的改变。
故事发生在大城市,主要围绕着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明子的身上展开,故事的主人公有三个,明子,黑罐和三和尚,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他们的性格,因为作者在塑造他们三人时,用简简单单几个故事便将他们复杂的人性全部表现了出来,但唯一我可以确定的时,他们都是受生活折磨的、贫穷的普通人。
作者在写这篇文时候,刻意突出了他们三人与整座城市的格格不入,尤其花重笔墨来描写了这一点,而这更显得他们三人之间脆弱又坚固的联系更加可贵,故事进行到后期时,黑罐因为重度贫血没法再干木匠活,再加上他平时干活便不利索,三和尚不能再养闲人,于是给了黑罐一把钱,让他自己回家去,黑罐也知道自己在拖后腿,于是收了钱离开了——但黑罐离开之后,两人却坐立难安,三和尚不知为何有些内疚,明子也因为这事和三和尚赌气,最后在某个早晨黑罐回来了,明子感觉生活又回到了正轨,三和尚干活也卖力起来了,这就是属于他们之间的,脆弱又坚固的联系。
这部作品对于心理描写非常成功且出色,令我印象尤其深刻的便是明子面对站起来的紫薇和她的朋友以及将200块钱全部用来抽奖时。紫薇双腿无法站立,明子一次与她偶遇后便和她成为了朋友,在这期间明子一直鼓励安慰紫薇,直到有一天紫薇站了起来,才发现她的身边不知何时多出来了另一个“王子”,在“王子”与“公主”紫薇面前,贫穷落魄的明子完全抬不起头,内心十分难堪,作者对这部分的描写相当细腻,我在读的时候,也代入了明子那种尴尬又窘迫的心理。
总而言之,类似于这样的故事情节书中还有很多,吃饭被看不起的木匠三人,200元全赌光的明子,偷藏外币的明子和三和尚,意欲拿着两千块跑路的明子……作者并没有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好像他的思想又在无时无刻被表达着,我们是人,为了生活委曲求全,但我们也想成为那群不吃天堂草的羊,即使饿死,也活得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