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南部山区那么多的山,虽然断断续续爬了好几年,但还是有很多的地方从未涉足。并且我爬的大都是没有开发的野山,而那些收门票的景点,我们一般是避开的。
虽然很多这样开发的景点,不可能把所有的地方都圈起来。即便是都圈起来了,还是会有一些人用各种办法,从不同位置突破进入。但我一般不进去的。自己没有买门票,偷偷进去就是不道德。如果被人发现,又是更进一步的尴尬。山野广阔,我们有的是山可爬。
只是在爬山的过程中,发现好多地方,也许以前有段时间开发的很好,但不知什么原因竟然慢慢荒废了。门票也不收了,里面的各种开发的项目也不维护了,没有人维护的景点,很快就颓败荒凄。设备生锈氧化,地面荒草丛生。当年的投资一定不少花,可是为什么就发展不下去呢?
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但我想与他们的高收费有很大关系。如果宣传不到位,景点交通又不便利。再加上高收费,肯定就慢慢被人们淘汰。而来的人越来越少,连员工的工资都开不出,也就渐渐失去维护的价值,必然会最终关门大吉。
就如我们今天去的地方,下了公交车,还要走很远才能到。门票很贵。本来济南对老年人有优惠,年过六十不要门票。他们却是六十到六十五岁收一半的门票。六十五岁以上才不要门票。可是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哪里还有能力来爬山玩水?
我是因为买了一个旅游年卡,两位山友大哥只好买半价票进入。其实里面的山水风景一般。也没有多少惊艳之处。只是开发了一些孩子和年轻人喜欢的项目。不过还需要单独交费。这样算来想玩遍景区至少二百多一个人。这样算来也是很不划算的。所以来的人也不多。到处冷冷清清。不知道这样的景区,为什么不把思路用在如何宣传大家来上,而不是只想着收门票。
人流上来后,一个景区才能有其他衍生的消费。这是一个链锁反映。真希望这些景点的掌门人能听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