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大四过半,什么学海生涯之抱憾,什么恩怨情仇的不快,也终将会在几次酒杯的碰撞中变成多年后一群老人再次相逢酒桌时的一声声感叹。我无数次梦见,梦见学海生涯结束的一天,可是多杂的想象拼凑出来的未来,也不及那天逐渐到来时看的真切。
大四过半,我们当中不乏些许窥望着未来,急躁、不安、恐惧,那五味杂陈的感觉一应俱全面面俱到。本来我也该同我所在的队伍中众人一样,经历这兴奋而不安的阶段,但是我对一些离去时带不走的事物的挂念使我提前走出了那个阶段。
对一个地方的留恋往往是源于一种味道或是一种感觉亦或是具体的一个人。我没看过那本叫做《篱笆女人和狗》的书,也不知道它讲的什么(篱笆代表家,也许讲的是一个起伏跌宕的人生吧),但是我是真真切切的有着我的“小组女友和猫”。我牵挂着我的小熊阶段还没有完还没进项目组,我担心着我不在时没人督促她学习。我还担心我走了后把我们那猫闺女托付给一个自己都养不好的马虎妈。
一天一天,一周一周,每天起来光着身子先给自的猫闺女铲屎、刷饭碗、接水、配饭、擦眼屎,折折腾腾十几分钟了,发现她又拉了一堆,那……接着铲呗。然后自己花几分钟简简单单洗漱奔赴小组,时不时的还得诈一下我的“争气熊”——“你今天有课?几点了!怎么还没来!”。学习时间之外,那就只是陪着我的小熊了,学的慢,慢慢教;没状态,慢慢引导(唉~说不得骂不得啊)。晚上十一点,终于我就只是我了,可没了小熊在旁边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倒是觉得自己老了几岁。好巧不巧猫长大了,这晚上回来多了次铲屎喂猫的机会。对!还得给它刷毛,时不时还得往猫条里拌点猫草给它刮刮肠子。
于是乎,全职铲屎官、园丁(那猫草得一直种着)、男友兼导师……这些让我忙的不亦乐乎的甚至精疲力竭的倒也成了我最在乎最享受的。
还记得我说过的那些话:
“几点了?又划水还不快过来?(其实我也不知道她来没来)”
“你下周如果能考核完xxx,这个freetime带你去西大街,随便吃。”
“说定了啊!谁不按点打卡来小组就给对方买两罐旺仔”
“好好学吧,你今天要是完成了xxx,咱晚上吃烤鸭”
“这么冷天,freetime有安排吗?我找到一家烤红薯,贼好吃,买三个,你一个我一个,最后一个咱俩吃。再买点关东煮、奶茶,要不去我们教室吃?你吃着,,,,我打会游戏,,,”
……
这样挺好,匆匆忙忙永不停歇,多希望时间停滞,好让我停留在这种牵挂中,让我出了教室就有一个可奔赴的地方。但这也不是不希望未来的到来,只是希望那天来的不要太残忍,希望那天小熊不再理所应当的以为一个感冒一个多月甚至过完年才能好,希望那天小熊能独当一面,希望那天我能安心顺利的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