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性格纠结的人。他们办事没有主见,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我的好友艳明就是这样的。她是个秀美聪慧的小女子,但她做事却总没主意。我俩是在瑜伽馆做瑜伽时认识的。每天她都风风火火的。后来,我们慢慢地熟悉起来,成了好朋友,她得空也来我店里坐坐。如果有烦恼无人倾诉,她就忍不住和我说说,这也算是一种疏解吧!
我们熟识后,她做事总犹豫不决,拿不准主意的缺点表露无疑。有时我俩一起逛街购物,大到较贵重的物品,小到几元钱的日用品,没有一次她买完不后悔的。她买东西总去退或换,弄得我们常去商场营业员都认识她了。
每次完成一次消费,她都向别人争求意见:"你看,我买的某物,好看吗?适用吗……?"当其中有人说出不同意见时,她就会毫不迟疑地去调换货,弄得后来大家了解了她的脾气秉性后,都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了。
在照顾父母问题上,她也很纠结。 她是个很孝顺的人。她婆婆随小叔家去了南方,不用她照管。可她自己的父母却全靠她照顾。说起来她妈家的情形还真挺有代表性的。她爸爸是脑梗后遗症,她母亲近期又得了小脑萎缩。二老都有退休工资自己单过。她哥哥是离异后又新娶的媳妇。她小嫂子倍受丈夫呵护,双手不沾阳春水,所以照料老人根本指望不上她。姐姐家是开饭店的,平时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没时间去看望父母。当时他们兄妹三人商议请个保姆,可她父母死活不同意。只因她住得近一些,所以在工作之余她经常去给父母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她父亲是老派家长作风,有时还嫌弃她做得不好而发脾气……
反正,每次她从娘家回来都心情不好。她说:"我这样辛苦照顾爸妈,比谁付出得都多,也没见谁说我好,这一天累死我了,如果有人能替我,我也不想去了。"她时常这样抱怨道。
我劝她放下心中的抱怨和纠结,因为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自己修自己得,每个当儿女的都应做好自己的本分。为什么非得到别人的赞许才满意呢?
艳明整天思虑过重,导致经常失眠。所以到我这儿做针灸调理。我奉劝她:人,真不能想太多,有时想多了会让自己更身心疲惫。纠结、犹豫,进退两难都是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也会对人自身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常常让人处于懊恼和后悔中不能自拨,最后导致焦虑。
纠结,还是一种没自信心的表现。其实我自己做事也有犹豫不决的时侯,总怕自己的决定会产生不好的结果。当你不断纠结彷徨的时候,你已经错失了先机。就拿我想参加某专题学习的事吧,我始终犹豫着怕参加后不能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一晃将近一个月过去了,别的小伙伴参加后,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我却什么也没做成,把时间浪费在瞻前顾后上。纠结让我畏手畏脚,时间已在犹豫时匆匆而过。如果我们能把做事的结果看淡一些,心里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顾虑了。
曾国藩曾告诫世人,经常犹豫的人应读懂四句话,否则人生将一事无成。这四句话是: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和既往不恋。这几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活在当下,才能蠃在当下。这才是真正的处世智慧啊。
所以我们应理清每天应做事情的重要性排序,从而大胆取舍,果断选择。当你放下纠结时你就会变成一个从容笃定的人。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认真地选择,并接受选择的结果,不后悔,不苛责。
为了更好的生活,让我们关注自己內心的成长,完成自己心灵的修习。做个凡事有主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