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度时艰的日子里(三)—情人节里的生日感念

        没错,我的生日与情人节同一天,我出生的那一年,刚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称之为社会主义的宪法。

        在我小的时候,母亲老是打趣,说我出生那年的二月十四,恰好也是正月十四,民间的说法叫“强盗过门。”为此很是让我郁闷。后来翻阅黄历,查证我出生那年的农历应该是正月十二,与生前的母亲对簿一笑释然。在国家处于贫弱、家家也都困难的年代,关于过生日的记忆,就是头天晚餐吃一小碗叫做寿面的面条、当日早餐再外加一个水煮鸡蛋,算是非常特殊、奢侈的待遇了。按母亲的说法,吃一个滚圆的鸡蛋,这一年就顺顺当当的过来了。

        那个时候的人啊 ,因为物质并不富有,工作生活比较忙累,也都顾不上刻意去考虑怎么过生日,不过家里的老人总会记得。因为我的生日正好在正月里、年前后,只要回到家,只要遇上过生日,都有父亲、母亲提前操心,精心准备,把兄弟姐妹们聚拢来,鸡鸭鱼肉一大桌,满屋子都洋溢着喜气热闹。咱们的上辈人没咱们现在的人博学多识,也没有什么电脑、手机储存记忆,就凭着头脑就能把家里人、娘家人、婆家人、七大姑八大姨的生辰八字、世故人情,记得个一清二楚。那个时候的人,真是把血缘亲情记得牢、看得重呀!

        情人节里过生日的特殊感觉,还是退休赋闲去到澳洲之后。 可能是从小就给女儿庆贺生日的缘故,或许是我们的下一代更加注重仪式感和生活品质,在澳洲与女儿们生活的几年里,每逢家人过生日,都有优雅温馨的环境烘托,鲜花、烛光、蛋糕装点,都有精心准备的礼物赠送、都有老少三代其乐融融相随相伴的合影留照。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日,都是整个家庭的重大节日,都成为了真爱深情的体验和见证。这些年咱们的大家庭里,也建立起了庆贺生日的仪式感。每逢家庭成员过生日,无论远近都有微信祝贺,都有红包助兴,只要有条件聚一起都要推杯换盏、合影留念。无论小家大家,都是我们心灵倚靠、真情寄托的港湾呀!

        值国家共克时艰抗击疫情,百姓闭门修身养性之日,记录下在黔北遵义岳母家过生日的念想,与大家沟通心魂,共勉真情,珍惜生命,齐迎希望。真诚感谢亲朋好友的生日祝福,祝各位吉祥如意、安康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