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体现在这九个字里: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1.事不拖: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
每日写日记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书+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
2.话不多: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禁大言以务实。
他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也经常反问自己“言多谐谑,又不出自心中之诚”;这种言语习惯、个性缺点“何时能拔此根株?”
3.人不作:
曾国藩家训中有一言,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此举可谓福不可受尽也。
韩信的胯下之辱,苏武的茹毛饮血,是在掂量完小辱与大节后的以退为进;东方朔的机智幽默,春秋晏子的巧言诙谐,是在掂量完直言与婉言后的迂回才能;魏征的刚毅纳谏,狄仁杰的清廉直抒,则是在掂量完君心与民意后的激进慷慨。
无论是以退为进、迂回婉转还是激进慷慨,用对时,则为良方,用错时,都是足以致命的武器,而其中平衡的度,则着实需要用者亲自掂量才可拿捏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