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95后,在“老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等了三个月的歌,今天终于唱了。

朋友笑我,一个95后,点的全是70、80年代的“老古董”。可当《在深秋》的旋律响起,我确信,有些美好,从不过时。

01 等了三个月的“老歌”

那里有刀郎《冲动的惩罚》里不加修饰的真诚,有《萍聚》“只要曾经拥有”的洒脱。

而我最爱的,还是那首《在深秋》——它唱的不是一个季节,而是一种人生状态:懂得沉淀,学会接纳,在静谧中积蓄力量。

02 我的歌单,穿越华语音乐四十年

我们这代人,拥有选择整个华语音乐史的特权。

在我的歌单里,周杰伦的《七里香》可以和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并列,新潮的电子乐不妨碍我欣赏邓丽君的缱绻。

这不是怀旧,这是一种自由的审美——在全世界的旋律中,精准找到与心跳同频的共振。

03 老歌的诗意:一句歌词就是一个故事

喜欢一首歌,有时就因为一句戳心的歌词。

老歌的歌词像一本泛黄的诗集,写满了直白而深刻的人生。它们不玩文字游戏,只是坦诚地,把爱情的痛、离别的情、生活的重,都摊开来给你看。在那个没有修音软件的年代,每一处呼吸的颤抖,都带着生命的质感。

04 用一场歌唱,对抗时代的“即时”

三个月的等待,让这场歌唱成了给自己的仪式。

在这个一切追求即时的时代,我选择用三个月等一场酣畅淋漓。 当终于握紧话筒,唱出“在深秋”的那一刻,所有等待都值得。

05 尾声:最好的歌,只分真心

原来,最好的歌不分年代,只分真心。95后的我们,同样能在时光的旋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灵魂印记。


#95后 #老歌 #音乐 #怀旧 #审美 #成长 #黄金时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