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富说是》2 | 你对金钱的认知是天生就有的吗?

第一章第3节➕第二章第1节


2个思考题:
1.如何判断你对金钱的态度?
2.你对金钱的这些态度,是从哪里学来的?

《对财富说是》奥南朵


1.如何判断你对金钱的态度?

找一个同伴代表金钱,你们相视而立,你盯着他,想象他就是金钱,很多金钱。坚持几分钟后,观察一下你内心的反应和身体的反应。

这个实验听起来荒唐,可是实验结果可以用下图表示:

手绘 人与金钱的关系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与金钱的关系非常和谐,甚至吸引金钱来拥抱他。这些人,大都是上过奥兰朵老师的财富工作坊的学员。


为什么每个人对于金钱的反应会如此的不同呢?

下面的问题会告诉我们答案。


2.你对金钱的这些态度,是从哪里学来的?

我们对金钱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盲目追求更多

②努力辛苦牺牲才能赚到很多钱

③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④有钱是危险的

⑤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更容易

⑥对别人开口要钱是不可以的

⑦我爱钱

⑧有钱就要牢牢抓住

⑨有钱就要赶紧花掉

⑩抱怨钱


这些对金钱的态度无所谓好坏,但是它们却都是跟我们的父母学来的,而我们的父母又是跟父母的父母学来的……

因为孩子对父母都有一种归属感和盲目的忠诚。所以会不自觉的效仿父母,包括对金钱的态度,这样孩子才会有一种非常像父母的安全感。

但是父母对于金钱的态度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修正对自己成长有错误指导作用的认知。

比如当我们对金钱有一种罪恶感时,我们就无法最大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内心自由地去获取更多的钱,因为我们生怕别人认为自己是贪财的。


当我们认为有钱就要赶紧花掉时,比如那些及时行乐主义者,或者对某些方面——衣服、食品等有巨大匮乏感的人,有了钱就会及时的满足自己,这样金钱就会流走,是存不住的。


如果你非常的爱钱,那么就难免会失望,因为钱是没有感情的,并且它是流动的。人们付出爱,反过来也需要被爱,因为爱是有条件的,但钱给不了我们想要的爱,所以我们会抓狂,会失望。

了解到我们从父母身上学到了这些对金钱的错误看法,下一步该怎么办?是开始抱怨吗?还是采取行动?

当你想当你开始抱怨时,我建议你闭上眼睛,回想你父母的难过人生:

物质匮乏,大多数人被动生活,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大多数人为了生存拼命辛苦工作。

以他们的时代背景和财富知识水平,只有赚更多的钱,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所以,父母有他们那一个年代的苦衷。

新的时代,该是我们年轻人思想觉醒的时候了。

《对财富说是》中有很多的方法,让我们摆脱对金钱的焦虑和错误的认知。明天让我们继续阅读接下来的章节,一起来不断的完善我们的财富观。


本章节金句分享:

1.钱是一种能量,是一种流动的能量,就像水一样。

2.如果我们试着要掌控钱,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很小。

3.“我只是钱,你要的尊重,你要的爱,你要的接纳和包容,我给不了你。”

                                                    ——钱


每日一问:

难道我们就只能重复父母的人生轨迹来过自己的一生吗?


我是蓝胖,陪伴你阅读每一本书的每一个章节,如果你也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惑,那我们一起来书中寻找答案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