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请把“一对一”沟通放进日程表》里,简略地提到过,管理者跟成员的一对一沟通时间可以是1小时,但最少30分钟。后来想起一次老板找我沟通的经历,不由得想到需要写一篇关于“沟通时长”的补充。
01
那次老板找我“谈心”,是想了解部门目前的状态、项目的进度和遇到的瓶颈,我知道老板的时间宝贵,一一地把重点情况和我最担心的事情言简意赅地表达,谁知道……老板的一番回复,竟说去了两小时,一来一回地,整个会议用了三个小时。
记得当时我如坐针毡,不是紧张的那种,而是不耐烦的那种,这也太长气了吧,灵魂有点出窍,而且,他回应的很多话,基本是自言自语状,仿佛没到点子上。所以沟通结束后,我相信双方都能感受到这次所谓的“沟通”目的是没有达到的,时间却耗费了。
02
人的精神高度集中能保持最长时间大约是1小时,所以工作上的沟通也好、谈心也好,最好也以1小时为上限。
表达欲很旺盛或者遇到对方非常配合的情况下,会不自觉地说得很多,用时更多,这是风险比较大的做法。
因为很多人如果一次性说太多话,会进入一种类似喝醉酒的状态,可能大家都会逐渐丧失判断力,自控力急剧下降,说出词不达意的话,说出不该说的话,甚至一些对方不该知道的状况可能也会不经意说了出来。事后回想会十分后悔。
03
用时过长也会让自己的表达无法精确地落到点子上,试想我给你15分钟说完整这件事,跟给你1小时说,你的紧迫感和思考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记得之前我也主导过一次效果不太好的一对一沟通。
团队成员表示现在的提成制度对那些在做新项目的人不公平,他们的挑战更大,但业绩在短期内是不好看的,该有额外的分配去鼓励大家继续投入去尝试。
这个问题之前我也想过,但当时没有跟上级争取到资源,或者说是我没有尽力去争取。于是我只能向成员表达:新项目是磨练自己的大好机会,做好了都能为你的能力和你的简历添彩。
你看,我的表达就没有落到点子上了。
如果当时我只有10分钟去完全说服对方,那正确的说服技巧该是像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的那种:“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我该尽快地落到点子上,告诉成员:“我已经从大领导那里争取到了资源,你要能做到替我分忧,钱,不是问题。”
这种相互沟通才能达到目的,不是忽悠、不是打太极、不是踩在棉花上,而是真正能把当前的状态和想法表达出来,能解决的就解决。
我认为这是限定时长的威力。
当然这并不能一概而论,要看问题是大是小,宏观的还是微观,波及范围是广的还是窄的,有些是需要从长计议,有些是需要当机立断。
-end-
Reference:
1.《掌控关系》by 熊太行
2.《穷查理宝典》by 彼得·考夫曼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