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怎么做家长,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以前有个社群是讲怎么让自己做温柔妈妈,怎么让孩子听话。
嗯,很心动,但是我觉得每个孩子和每个人自己的经历都不同,每个人的阅历也不同,追求也不同,那么为什么要去要求孩子呢?
我觉得放任孩子的天性其实也挺好的,就像在我曾经就职的幼儿园,孩子抬手就得被阻止,原因是担心孩子抓到其他孩子,或者推到其他孩子。
我觉得这正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去阻止呢?孩子表达友好可能就是摸摸对方的脸啊,抱抱对方啊。
我喜欢我的孩子是落落大方的,不卑不亢,活泼好动。至于成绩,我目前真的不在乎,只要他上课能听懂就可以,如果不懂,我让他告诉老师,不要发火,回家妈妈会帮他讲清楚,让他明白就行。
也许他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希望他全面发展,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事实证明,他也在我的预期内发展。楼下孩子每天被迫学习,每天晚上都是十一二点睡觉,天天学校学,晚上回家还在学习机上复习,但是成绩依然不理想。
六七岁的孩子,我不过多的强调成绩,我觉得现在是他童年最好玩的时候,我要他玩的尽兴,玩的开心,不留遗憾。
所以每周末不是外出活动就是自助餐和电玩城。告诉他如果想以后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那么现在就要很努力学习,现在有多努力,以后就有多自由。虽然他目前还不是很懂,我要让他把所有的娱乐项目都体验一遍,然后觉得不过如此。
孩子重在引导,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乖听话,这并不是一个孩子该有的本性。家长重要的是引导孩子认识事物本身的对错和引导孩子自己判断对错,然后自己做判断自己承担后果,只不过这个被提前了而已,早点让他意识到判断事物如何选择的重要性。
这个过程试错成本小,能提前让他适应社会和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味地压制孩子或者责备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逆反心理。让孩子早点具有成熟的思想是比让孩子做乖孩子更好的选择,也更具社会竞争力。比成绩更理想,成绩这个问题一旦孩子意识到重要性是很快可以补上的,但是人生观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则需要很长时间来培养。
家长就是孩子的垫脚石,孩子站在家长的肩膀上看世界,那么我就尽自己的力让孩子能自己看世界,而不是我看到的世界,我希望他的世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