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的,时间已经超过金钱成为制约我们最大的因素。
最近想要做的事情都与时间挂上了钩——
想要减肥?至少两个月以后看效果吧;
想要理财?买基金至少也要过三个月才能有点感觉;
想要练英音?尼玛你不老老实实练习半年好意思说你入了道?!
下午花了一个多小时狂扫完了水湄物语的《谁说咸鱼没有梦想》。读完之后合上书大叹一句:又是一本光说不练的……
说归说,里面还是有不少我打算抄下来反复品品的内容;她写得肆意随性,我就像泥沙淘金,或者说像最后一节划重点透题课那样严防死守。
有一说是,我们往往高估了一年能做的事情,而低估了十年能做的事情。
巴菲特说,如果不想持有这只股票十年,我都不会浪费在它上面十分钟。
时间加复利,这是从这本书里学来的新词。
每一天有两种事情可以做:一种是一次性完成的,可能是用三个小时听一场讲座,鸡血满满的打道回府;另一种是苦行僧一样漫漫修行的,背单词背课文跑步拉伸无不在列。
帮主说他在17岁时问自己,如果他明天就要死去,那今天还会按照之前设想的那样生活吗?
因为我们做第二种事情,暗藏的前提就是我们会在将来有更大的收获。
问题是这个将来是什么时候到来,极端一点说,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
一天实在太极端,那把时间线拖长到一年呢?就像遗愿清单的两位老人那样,若你被判定只有一年可活,你会做些什么?
我想,一定是体验类的事情居多。环游世界、上天入地的跳伞蹦极潜水滑雪,仿佛这样就能让剩下来的每一天都充满意义。
但这种意义也只是骗自己。几年前出国游还是值得说道的经历放到现在几乎就跟出门买菜一样自然,东南亚、日韩甚至都成为老太太们开眼界的首选。
所以意义不能太与社会挂钩,就像股票买进不能一味跟着市场的风向;而是你在大量的信息支撑下对其价值有足够的把握。初中的政治课本《经济生活》的第一节中这样说,价格围绕价值始终在波动;最简单却又最真理。
要不怎么说我们这一生需要的所有智慧其实早就被授予,只不过什么时候能在生活的启示下发现它并真正理解和掌握它取决于个人的造化。
聪敏一些,如欣频,在1999和2012两次世界末日传言的紧迫感下,选择了一年的时间一半用来工作生活一半用来享受体验;这不失是一种解决矛盾的方法。
也有人把奢侈的享受作为努力后的奖励,这样既满足了欲望也有了坚持的动力(并且我倾向于在事情接近尾声而不是全部完成时就可以提前把奖赏透支给自己)。
景行大大在一篇微博文中有这样美好的句子:
“用时光换成长,用自由换牵绊。”
万事万物相通,这便也是二元平衡最终归一的完美。
似乎,这也是解决双重趋避式冲突的一大妙招;
顺便,这也是我喜欢用一个活页笔记本记录所有搜集来的信息而不是一开始就分门别类记录的原因(之一?)
谁知道混搭有怎样出其不意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