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西游之行者悟空(2)

猴哥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什么道?”

这一段很重要,猴哥听了7年, 才得到一次机会。有人可能会想,猴哥这悟性有点那啥,7年,好些人硕博连读都毕业了,我觉得,这不能怪猴哥。

让我换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方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猴哥就相当于一个花果山的农民兄弟,有一天突然决定出国求学,做这一条小船,飘洋过海,好多年。终于找到一所心仪的高等学府,著名的菩提教授听说猴哥不远万里而来,破例允许他免费旁听。可是,菩提教授讲的是类似量子物理,高级计量经济学什么的高深课程。那得多少专业术语?那得用到多少数学工具?可猴哥呢?在专业上基本算是零基础,在语言上估计也就是在唐人街刷盘子的时候学的一点基础口语。怎么可能听得懂大牛教授的高级课程?猴哥这回可又是从零开始了。文中只说:“吃了七次饱桃”,我估计这是猴哥七年来唯一的娱乐活动,还是在打柴路上顺便娱乐一下,而没有说的是,那要有多少个彻夜不眠抄笔记,彻夜不眠做习题,彻夜不眠刷盘子啊?

还有一点,猴哥以前在花果山也算是风云人物,至少是个知名企业家,政协委员什么的。求学的时候,什么杂活都要干,什么基础知识都要学。从万人瞩目的荣华,到无人理睬的寂寞,这么巨大的人生落差,猴哥能不为所动,不把以前的成就当作今日的包袱,真是第一流的性情。

记得以前看过一位老兄的文章,讲他在国内本是春风得意,然后雄心勃勃,到国外发展,没想到处处碰壁,难免有些心灰意冷,直到有一天,和他一起打工的乡下妹子对他说:“大哥,你什么时候不再念叨名牌大学毕业,在原单位享受处级待遇,什么时候就有活路了”,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

另外,我觉得很多高深的内容是难以用语言文字描述的,最多能描述80%,而听讲的人,能明白这80%的80%就不错了,所以,孔子讲因材施教,佛祖讲因缘说法,他们伟大之处在于,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把这80%没有损失的传授给你,而剩下的20%,需要你自己在脑海里融会贯通,在实践中举一反三,才叫真的明白。猴哥为什么手舞足蹈?那是因为他自己在脑海里补足了老师没讲的部分,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部分,那是一种由衷的欢乐,无法控制的欢乐,正是所谓“乐道”。

此时此刻,菩提老祖也不禁动容,“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什么道?”

这便是猴哥以大恒心,大毅力,大气度,赢来的机缘,这背后没有一丝侥幸。

这一刻,在菩提老祖心中,猴哥才真正有了“问道”的资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品西游之大闹天宫——钻探读书会讲稿 引子 把《西游记》称为我国古典神话小说的巅峰一点也不为过,《西游记》既被列入了...
    沐杰阅读 2,555评论 3 3
  • 20170226学习笔记 (1)Kubo and the Two Strings魔弦传说 1.When you g...
    Joan一忆稀薄凉阅读 302评论 0 0
  • 柿挂深秋村涧 农妇指尖点盐 炊烟袅绕屋檐 虫鸣夕阳微斜 孩童晚归 路崎向北 麦香依靠山泉 流淌出了夜 无风 无雨 ...
    单色傻瓜阅读 219评论 4 1
  • 我有感情洁癖,你跟我在一起只能对我一心一意,把你那乱七八糟的过去收拾好,别一天天没事儿忙着自我感动,你演苦情戏台下...
    Ji_Ahn阅读 18,840评论 0 0
  • 来简书写作,不过两三月时间。爱上写作,却已是多年前的艳遇,一别两宽心系之,再见物易人非时。那还是我的学生时代,已经...
    如颖随行是太阳女神阅读 24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