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31岁那年给自己定下日课12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禁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所能,做字、夜不出门。普通人坚持一天一周一个月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他却坚持了半生。
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的日课,以此安顿好自己的每一天,比如早起、早读,读书、交流,打扫、运动、磨练、复盘、留白,笔者称之为每天九件事。
1、早起:当早起变成一种自动运行的习惯,早起就不再成为问题,如何变成习惯,这也很简单,就是持续重复这个行为,每天都重复,不要想着什么21天100天,最少坚持一年。曾国藩从来都是黎明即起绝不恋床,要求别人的时候,首先自己要做到。早起读书,写作或学习,久而久之,每日所得慢慢积累,为明显的成果成就感,就会让你心生喜悦,更会激励你坚持早起,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早读:读书最好是出声读,不仅用眼睛看,也要用嘴巴读,甚至用心去读,确保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读书不仅仅是大脑的理解,更多的是身体上的觉知,让身体记住所读的内容,内化为身体的记忆。早读具体走什么呢?我们可以读经典的论语,孟子道德经也可以读唐诗,宋词,元曲,还可以选择任意一本,你觉得不错的书籍,比如泰戈尔的诗集,朱自清的散文集,稻盛和夫的活法,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
3、读书:王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每天不管多忙,找时间读读书应是每日基本的生活习惯,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不读几百本经典,怎么谈独立思考?曾国藩说,读书能改变人的性情,甚至能改变人的骨相。
4、交流:有一句话说,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谁同行,我们要谨慎选择那些与我们同行的人,这些人最好是高手,可以当我们的导师。最好的导师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你在现实世界里没有找到合适的导师,那么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位高手都可以成为你的导师,孔子孟子老庄可以是我们的导师,甘地林肯也可以是我们的导师,彼得.德鲁克、史蒂芬.柯维、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也可以是我们的导师。在每个领域里,总有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自己的导师,你不一定见到他们,但是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他们学习。交流有两种,一种是见面社交,一种就是上面提到的神交,两种方法解渴,每天我们总要想办法与别人进行交流,睁开眼睛看世界,借助更多人的智慧帮助自己。希尔说,两个人的智慧加起来一定会产生第三种看不见的无形力量,我们可以把这种力量称为第三个人的智慧。
5、打扫:凡事彻底。大的成就,就无一不是从细小的行为扩充放大发展而来的,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彻底,凡事彻底的方法就是把平凡的小事做到彻底,做到极致。打扫实际上也是在扫除心上的灰尘,把心打扫干净,能量和智慧才能显露出来。
6、运动:村上春树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跑步不是因为他自律,而是因为他已经沉浸在跑步当中,跑步已经变成他生命的一部分,跑步已经变成他的心灵需要。这个世界是每个人的保持适当的运动,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生活。
7、磨练:工作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修行的载体,是自我提升的不二法门,我们可以通过工作磨练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能力,稻盛和夫说,提升心性,磨练灵魂,稻盛和夫认为,日常生活就是最好的修炼场。稻盛和夫说,宇宙中有一个智慧宝库,人正是有机会接触到这个宝库,才做出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稻盛和夫说,除了倾注燃烧般的热情,持续付出真挚的努力,别无他法。我们该如何过每一天呢?稻盛和夫说,每一天都要极度认真,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原则,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每个时刻我们都要全力以赴,拼命奋斗,如果我们的努力不比任何人少,那我们就能触摸到智慧的宝库,就会给自己的人生打开一道门。
8、复盘:拆生活的能力有时甚至比拆书的能力更重要,向生活学习的方法就是复盘,冯唐说,把经历过的日子再过一遍,沉淀下来的就是比金子还难得的见识。
9、留白:一天当中,你可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什么也不做,发发呆,任时间流淌又缓慢的节奏,正念去滋养自己的内心,如果头脑中的弦一直绷着,反而不利于创造力的释放。
2023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