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不是名言,却在陪读的妈妈们口中流传。说这话的不是脾气暴躁的我,而是一直以好脾气著称的芳。
芳的女儿彤彤上初三,明年就要面临中考。压力可想而知。每天是补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题。晚上十一点睡,早晨四点就起床。内向的彤彤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可好学生面对压力,也一样需要发泄的途径,而彤彤的发泄途径就是哭。
彤彤哭起来可以称作嚎啕大哭。而且必须哭够为止。芳在旁边一再劝她小点声哭,特别是晚上别影响到邻居的休息。越劝她,她哭的声音就越大,时间越长,一直到哭够为止。
芳说强制不让她哭,怕孩子没有发泄的方式会崩溃,可让她这样哭,自己快崩溃了……
孩子的压力需要发泄,陪读的妈妈们必须以极大的耐心来容忍孩子发泄时的偏激与冷眼冷语。
艳的女儿倩倩今年读初二,是一个漂漂亮亮的小女生,口才特别好。学校的征文,演讲比赛都能看见她的身影。孩子的口才好,是孩子的一大优点,可也因为这样,作为妈妈的艳也吃尽了孩子的苦头。
倩倩的同学告诉艳,倩倩补课的时候溜号,不注意听老师讲课。艳一听火冒三丈,一个月两三千的补课费花着,她到那不听课。倩倩放学回来,艳自然要给女儿上一堂政治课。刚说她上课溜号,倩倩就委屈起来:“一节课两小时,谁能坐得住,那么长时间,我又不是铁人,你们一点也不理解我,我一天睡不醒,还那么多作业……”小嘴如同连珠炮一样发射起来。艳的政治课也告了一段落。
孩子有些方面的能力,需要陪读的妈妈们技高一筹。说服孩子,让孩子听进去妈妈的话,不容易。
香的女儿美琪,挺聪明个丫头,只是有些贪玩,对手机更是迷恋。放学后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玩手机。看看QQ有没有留言。再追会儿剧。然后才开始写作业。写作业时,还时不时的动一动手机,怕错过来自同学的消息。
香劝过,说过,手机也砸过,可孩子对手机的迷恋还是没有被制止。
陪读的路上,手机是天敌。
我的儿子墨,生性懒散。字写的缺胳膊少腿。交上的作业不合格,大多数都是因为他的字。撕作业,用老师威胁,打,骂,坐在旁边监督,都没能解决问题。有人说孩子的字乱和性格有关系,安慰我这是个性使然。
我却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小学阶段,孩子没能养成好的书写习惯。
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任重而道远。
05
以上是我和朋友家的四个孩子的真实生活片段。孩子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且花样不断。我们苦恼过,抱怨过,迷茫过,怀疑过,想放弃过,可放弃了孩子的今天,就毁了孩子的明天。
为了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放弃了原有的熟悉的环境,放弃了原有的工作,走上了专职陪读的路。心理的落差在所难免,经济的压力使爱美的我们选择了将就,不擅厨艺的我们为了心爱的孩子们去学习新花样。晚上陪到孩子写完作业,能辅导的还要给孩子辅导,早晨孩子还在熟睡,我们已在为孩子准备营养早餐。
有人质疑陪读的群体不思进取,没有自己的事业。我想说的是,陪读就是我们三到六年的事业。
选择陪伴不一定意味着成功,但选择了陪伴一定是选择了无憾。就算孩子最终没能功成名就,我们也无悔和孩子走了这样一段的路。
看文的你,有过同样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