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养”这件事,放在心上(上)

关于养生,需谨记:

1.绝不以养生为理由干涉周围的人,包括亲人和朋友。没有独善其身,谈不上兼济天下。

2.在规矩和自在冲突的时候,平衡两者。比如说一边晚睡,一边自责等于双输。

3.时刻记得一切已经很好了。

把“养”这件事,放进日常必做的清单中。身心不二,养生即是养德,养生要照顾好自己的品德品行。

中国传统智慧所理解的生命:

《黄帝内经》里的“如常”建议:

①规律;②法于阴阳,和于术数;③食饮有节;④起居有常;⑤不妄作劳。

高濂的怡养指南:

①缓起床;②不忍寒;③淡饮食;④多走动;⑤坐定神;⑥欢就事;⑦谨言语;⑧睡无事;⑨不忽略日常小事。

除了自己,谁都无法真正为我们的生命负责。

读书也是,写字同理,养成一种节奏,缓慢积累,成果可以滴水穿石。

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哪里,是由你觉得什么对当下的自己更有价值决定的,并不是单纯由你拥有多少决定的。

珍惜与护持,是我们能为自己的身体所做的最好的事。

人的能量不够时,总是会希望有可依赖的外力来帮助自己。但实际上,除了自己,谁都无法真正为我们的生命负责。

古人关于预防生病的建议

中国传统中关于健康的三个基本条件: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警惕那些偷盗能量的“贼”,学会“避”。

2.“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一种满足节流的状态。

3.“精神内守,病从安来”——身体有一座“后山”。

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1.“志闲而少欲”——有愿景,但不要目的性过强。

2.“心安而不惧”——问问自己在怕什么?

3.“形劳而不倦”——别累心。

4.“节从以顺”——通达清凉。

5.生命中最伟大的夙愿:“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很多费劲扒拉的事情,最后可能都让人无法胜任;需要费劲去够的,往往不属于你。

在小事中,养成节能的七条建议:

①问问自己什么事是不用做的;②少闲聊;③不揽事;④不要总觉得自己站在舞台中心;⑤给事物难度分级;⑥善始善终;⑦果断说“不”。

管好我们的时间的六条建议:

①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②记录时间的去向;③把“切换项目”作为休息,在快乐节奏中得到滋养;④一心一用;⑤学会“偷懒”;⑥用一个本子,列出任务和时间清单。

人的精气神是有限的,别肆意挥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