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人做品牌要走:大道
食干家+李棒 整理
1、最近几年各种渠道上一直流行“道法术器势”。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大概分为三种①用来作为谈资忽悠人,其实自己一知半解,忽悠不是成心的,只是因为认知的深浅或者自己的经历有关。②有过切身经历看过花花世界以后,深刻有感悟而且愿意和你分享的,这些大多都是做了极致的减法,有提倡把武器用到极致,一招打遍天下,有无为而治却顺势而为,强调要占据风口的。这些都是吃过亏走过弯路最后在某一块尝到甜头的,这个可谓悟。③一批学者善于归纳总结,从海量的案例中自己悟出一套逻辑形成理论,并且在实体客户和课堂分享中,不断践行最后形成一套打法。这些自然都是高手人中龙凤,但是少之又少。
2、今天我想讲,中国绝大多数餐饮老板,能够抓住势的太少了,那些看似成功的“经典案例”,绝大多数都是“身如绝境,最后走投无路给逼出来的"。大到毛肚火锅、串串火锅 、小到锅贴、云吞、外卖粥,背后的故事永远是学不会的。因此,最适合小微企业使用的,是把”武器磨好“。因为武器在手,不论锋利长短,至少一用就有效果。不然拿个葵花宝典就是看穿了,最后还是不能行走江湖。
3、因为开课的原因,会和很多餐饮老板交流,课程结束以后一些品牌的创始人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也得益于连续性观察“理论和实践”的因果关系。举例一个做:剁椒鱼头的学员。从一开始的全方位立体模仿,到发现真的学不会,到新创一人食剁椒鱼头,再到卖转型做干锅,最后一年前坚定的回到“莲花血鸭“最终获得成功。这个过程就是从追风到一招鲜的过程。毕竟每个创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一定是最持久最能拿的稳的。
4、昨天和几个大佬撸串,突然收到一条点评,大致意思就是:某某品牌不行了XXX诸如此类。朋好的职业习惯马上人肉了一下,发现此人朋友圈大多是“负能量”果断的删除以后,大家都一分钟聊了一下这个事情然后继续开撸。现在的餐饮行业已经没有秘密了,大家各自安好,相互融合,有渠道一起做大,有资源一起分享,这是大道。老惦记着别人碗里那些事,有这时间不如泡上一杯茶,好好的忆苦思甜,自我救赎。
5、这两年在和客户做战略规划的时候,越来越发现,武器越多代价有时候越大。就想一个高手行走江湖,能带的都是一件刷的六的兵器。但是,走在哪条路上就很重要了。就如我们在一个市场给一个20多年老快餐品牌做升级的时候,坚持走:安全、健康、干净,这三点大道。提出来的时候客户都觉得“不够创新、没有突破”。后来在规划模型的时候,做了3个点的同步测试店,最终效果,视觉上好的店不一定生意最好,功能性最好、体验感最好的店,业绩火爆。之后门店的模型就按照这三点来不断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市场和消费者最终用支票来投票,品牌也实现了成功转型,业绩翻三倍。
6、人类社会在二战后进入“知识社会”,核心矛盾就是“知识分子太多,导致知识信息爆炸”。因此每股的不断波动也对应了“知识经济的危机”。社会终究是需要“实体、实干”才能不断的进化。这也是为什么,餐饮品牌创始人永远是这个行业地位最高的道理一样。做老板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职业之一,因此“多难不一定会兴邦,唯有实干才可以更加强盛”。搞清楚了这一点,就能在自己的实体大道上,坚定的走下去。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成功有先后,那就在自己的路上埋头苦干,其余的留给时间。
我们现在看的所有成功的品牌,难道不是“选对了路,坚持走,时间成就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