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微梦小院,点个“关注”,与你分享情感成长,一起拥抱温暖!
文/林万万 | 图/《初三大四我爱你》
“从前我确定爱你,现在我确定我爱过你。”
——林万万
人们都说:“爱情就像鬼,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又没见过。”如果碰上了,那应该是要花费许多运气的吧,毕竟是要遇见自己心中的那只可爱鬼呀。
当世界转得越来越快,我们对爱情的渴望好像就越来越淡。一边期待等到对的人,一边却又没有耐心去等待。这个世界,真是矛盾啊。
嘴上说着“谈恋爱不好、保持单身”的人,或许反倒是对爱情有着更纯粹向往的人。这些说出来的话,大家听到了,而在听不到的背后,则是前提条件:如果遇不到对的那个人的话。
只是,什么才是对的人呢?每个遇见的当下,都是对的人吧。
那时,爱也很简单——“只是希望以后和你的生活,温柔,有趣,不必太激烈,三餐,四季,不必太匆忙,毕竟我有一生的时间想要和你浪费。”
并未曾想过会如张爱玲所说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
01.
致你:
你好,刘先生。
每年新旧交替的日子都成了我们翘首企盼的隆重团聚日。而这一个新年,比以往多了一些期待与紧张。
除夕的前三天,我们终于决定今年一起回家——回我这边的家。事实上,这样的决定,肯定不能是回去的前三天就可以商量出来的。有关这个想法的萌生,应该是在五一那会吧。
五一假期,我随你回了你那边的家,也算是见家长了。返程路上,谈及此事,咱就随口说了今年过年的安排。
“这下,你可是见过公婆的人了。”你打趣地说。
“要不,今年过年你跟我回家吧。”喜欢有来有往的我说。
“可以啊,听说你们那边过年也挺热闹的。”你倒是很淡定。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其实家里边的长辈都有在提醒我是时候该把对象领回家去了。只要领回去见家长,就算是盖了一半章,得到了一半的认可,等到双方家长再坐一起对谈,大概就能达到结婚的条件了。
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因为常年如此,使得想要结婚的人好似都不得不走一走这流程,并且,还是怀着严肃又凝重的心情。
这样的大事,还是得找个时间认真地沟通一下的。所以,在十月份打电话给爸妈的时候,他们又再次问起今年回家过年是否会带你的问题。这次,我没有单方面替你推拒,而是回他们说问问看你的想法。
就这样,你的想法确定了——始终是要见家长的,这一年的新年,就挺适合的。
02.
等到放假,我们终于一起坐上了归家的列车。坐在喜欢的靠窗位置,旁边坐的又是喜欢的人,且喜欢的人又是也喜欢我的,这样一想,内心好生欢喜。
毕竟,以往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回家的。
你很优秀,我家里的长辈性格也不差。可不知道为何,我还是会紧张,一边担心你会不适应陌生的环境,一边也会担心万一家里有长辈对你评头论足,最后摇摇头怎么办。
我想,每对谈恋爱的情侣回家见家长时的心情都会是这样的吧。
列车在快速前进,车上都是如我们一般往家里赶的人,他们一袋袋的大件行李,已说明回家的渴望。只是,车开得越快,我的心跳好像也跟着变快。
转头看看你,依旧淡定,不禁令人感慨:“不愧有我喜欢的成熟。”
在渴望早点到站又不太希望快点到站的矛盾中,广播的到站提醒清晰响起:“请到站的旅客带好行李在此站下车。”
我们很听话地拿好行李,下车时我不自觉地深吸了一口气。同时,我发现在我身后的你,也一样吸了一口气。
原来,你也会紧张的。
“怎么,紧张了?”我打趣地问。
“嗯,突然有点。”你倒没否认。
“没事没事,就当自己家。”我突然像宴客的东道主说出了这一句话,还用手拍了拍你的肩以表安慰。
“本来也是我家,你是我的人,你家就是我家。”你反过来提醒我。
03.
聊了这么几句,我们就真的越来越靠近家门了。
回家后,我先前所担心的问题一个都没出现。看着你坐在长辈旁边和他们聊天,气氛没有冷,笑容没有停,我是放心了。
除夕的年夜饭,因为多了一个你,爸妈好像显得更积极,宰鸡宰鸭的,像是要搞出个满汉全席。
饭还没吃完,门铃就响了起来。你或许有些疑惑:“大过年的,谁还出来别人家晃悠哦?”你有些懵地看了看起身去开门的我爸,再转头看看我。我小声地跟你说:“肯定是我家那些叔伯姑姨来拜年了。”
果不其然,门口就传来热闹的对话,我妈听了也起身出去。这会,你悄悄问我:“拜年不是初一的活动吗?”
我笑了笑后给你说明:“一般来说是的,但我家有些亲戚是比较早吃年夜饭的,吃过年夜饭他们就没什么事干,就会提前拜年了,因为住得也比较近,加上……”
“加上什么?”你往嘴里送了一口菜后好奇地问。
我没再说什么,只是拿起筷子给你夹了一块肉。
“加上他们都知道我带你回家了,更是忍不住想快点来瞧瞧你啊!”我选择不说,以免增加你的紧张。
亲戚多的家庭,除了热闹,就是八卦。
这不,他们一边互道祝福一边手拉手地走进来后,只看了我一眼,就直勾勾地盯着你看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带了什么绝世大帅哥回家呢!
饭还没吃完,人又不能扔一边,那自然就是拉着再一起喝一杯了。只是没想到,这一喝,你们会喝那么久,久到我们这波女性都吃完转战客厅嗑瓜子了,你们还在饭桌上敬来敬去的。
期间我有转头看看你,担心你被灌醉,却忽然发现了你另一种魅力:看着你站在长辈中接受他们的教诲,还很听话地举杯配合,突然感觉你真像个大人,能给我安全感,能让家长们放心。
“万万,小刘不错啊,能跟你爸那群老东西聊得来也喝得来。”大姑妈磕着瓜子说。
“对呀,长得也挺高,不错不错,可以定了。”小姑妈也跟着发表感想。
我笑了笑,过年,真好。
04.
年是顺顺利利、喜喜庆庆地过了,很快,我们的婚期也敲定了。一切,都照着我们的设想进行着。
我们的婚礼很简单,爱情是浪漫,婚姻是柴盐油米。从爱情走进婚姻,从浪漫走进生活,有些东西,还是要均衡好的。
摆酒其实也是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大家都想图个喜庆。可对于当事新人来说,有些喜庆的背后可能是肉疼——婚后柴米油盐酱醋茶,婚前还要花钱哗啦啦,不肉疼就心疼。
好在我们都是理智的人,不会自找疼吃。只摆了几桌,邀请了走得比较近的一些亲朋好友。简单的浪漫也制造了简朴的幸福。生活,总归还是要落到实处去的。
只要双方都听到了彼此的那句“我愿意”,那么不管在哪里,底下是否有掌声,其实都没那么重要。因为结婚最重要的,是结婚的那两个人。
当我们的名字被放到红本本上,也拍了红底白衬衫双人证件照后,这段感就算盖上了另一半的章,不仅得到家人的认可,也得到了法律的认可。
婚后的柴米油盐是否会将我们的生活弄得一地鸡毛亦或是浪漫朴实,我不知道。因为,上面的这些环节,都是我曾幻想过的,如果我们能够顺利地从爱情走到婚姻的话。
说来也神奇,我们分开后,我也不是没再谈过恋爱,且也不是没有人再跟我谈及“结婚”的话题。可我,好像都没那么想要认真地去思考它了。于是,你成了我到目前为止幻想过一起见家长、结婚的那一个。
傻瓜,其实我想过跟你结婚的。只是,没想过我们走不到结婚的那一步。
这真像张爱玲说的:“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就这样完了。”
从我和你变成“我们”,是我从没想过的事。从“我们”变回你和我,也是。
不过,都没关系吧,有些相遇,正是因为没有我们预想的结局,所以才有更大的意义。
我也知道,像这样谈了几年、见过家长,最后又分道扬镳的情侣不止我们这一对。很多时候的意难平,最终都会平。所有的可惜,大抵最后都会换来一次不可惜。就像每一次的难过,都只是为了下一次更快乐,仅此而已。
你会有你的刘太太,我会有我的林先生,这样的结局,也不错。所以,我想祝福你,也祝福自己,更祝福天下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
爱的时候,勇敢去爱,也勇敢被爱,就好了。至于别的,就适时忘了。
从前我确定爱你,现在我确定爱过你,仅此而已。
再见,刘先生。
林万万,因为叫林万万,所以万万不渴。
北望观后感:
一个令我情绪起伏的故事,看完好想说点安慰的话,但又觉得作者已说得透彻——所有的意难平,最后都会平。很多结局,可能都不能如我们想的那样。但从这段经历得到成长,也是值得鼓掌。就往前走吧,前面或许有彩虹。不要让自己,烂在过去和梦里。
▲话题:你所知道的爱情也有意难平的时候吗?欢迎留言唠一下~
修改|北望
排版|北望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