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搭建策略1.0

在某次活动区的时,我发现我们班孩子搭建的能力普遍的偏弱,在搭建时,总是出现走神、打闹现象,并且不能进行自主搭建,常常需要老师在上面进行陪同,基于这种状况,我和老师们一起商量可能是我们的指导策略出现了问题,于是我们经过讨论,形成了新的策略方法,并且进行了实施。

一、制定搭建计划

经过之前的反思,我们重新制定了新的搭建计划,并且将原本固定不动的“死”计划换成了“活”计划,在“活”计划中我们运用了符号表征,里面的内容分别是搭建的主体、运用的材料、运用的技法、运用的时间。通过这样详细的制定计划让孩子们去真正运用到搭建的过程中。在此之前我将孩子们分成了两两合作,同时也是一种强带弱的组合,来带动技法较弱的孩子。

二、搭建过程

1.通过以往的搭建,我发现孩子们还是需要照片或者是实物的支持,所以我们的信息支持还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此次孩子们搭建下沉广场和青岛实验学校,我拿来了照片供孩子们观察,通过观察孩子们就能精准的利用技法进行搭建,青岛实验学校的孩子选择了架空的方式,下沉广场的孩子选择了垒高的方式,孩子们开始了搭建。

2.在之前搭建的选材中孩子们有时会显得矮积木来搭建较高的建筑物,最后搭建出来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此次搭建的过程中,我会告诉他们选择高积木进行搭建,当然由于材料有限孩子们也会出现材料缺失的情况,我会让孩子们进行组合积木来进行替代。

3.孩子们在之前的搭建中还会出现频频走神、打闹的状态,我想着也是我们教师在搭建时出现的引导的问题。首先我们老师的状态要先是积极的不能有消极的状态,让孩子们能够受到老师的影响而积极。所以在此次搭建的时候我会现有饱满的状态,当个别的孩子出现走神状态是我会通过强化的方式,去肯定他们,这时走神的孩子也会想着赶紧去搭建。另一种情况是所有的孩子都在玩闹时,我们应该集合他们去重新部署搭建的策略。对于如何引导他们保持好的状态去搭建也是我正在研究学习的。

三、结束后的讲评

在之前的讲评中大多数都是轮到我讲评时才会给孩子们去渗透,但是效果不太理想,所以在之后的搭建中,我会组织本次搭建的幼儿来一起讲评,梳理技巧。在讲评中我会通过本次的讲评来给所有的小朋友讲解搭建的技巧。

教师反思:

1.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时候过于强调结果,而忽略了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应该更加注重过程性指导,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2.部分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缺乏耐心和专注力,容易分心;一些幼儿在合作中出现了意见分歧和冲突;还有一些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过度依赖教师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会继续加强幼儿耐心和专注力的培养;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引导;适当减少教师的干预,让幼儿更多地发挥自主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