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

这几年,无论是吃饭喝酒还是茶桌唠嗑,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房子。

看着房价一路爬升,已经买房的人考虑着要不要再买,没买的人只悔自己没横下心下手,各中自有酸甜苦辣的滋味。也难怪谈房子成了潮流。

这天几个朋友来我家喝茶,就给我说了一个房子的事儿。

说是我们这儿有个楼盘非常不错,朋友下手早,买到了一期的楼,交房时候一装修才发现,楼上楼下都是熟人,有在单位认识的,有以前的邻居,整栋楼基本都是熟面孔。碰到这种情况可是好事,大家都熟,入住之后经常上下串门,人情味很浓,住起来是方便舒服。

可是在另外一栋楼却出了点问题。我们这儿夏天气温很低,加上县城步行十分钟之内就有山爬,风景也确实不错,很多外地人来我们这儿买房。

县城毕竟不比城市,房价低很多,既可以投资,也可以给自己避暑用,就出现了一栋楼基本都是外地人买走的情况。

当然也有人下手比较慢,就会扎到外地人的楼里。入住之后,夏天还好,上下楼都能遇见人。夏天一过,问题就出来了,整栋楼空了,就这一两户人住着,晚上回家静谧的可怕,白天也碰不到人,或许是心理错觉,这楼给人感觉有点阴冷。

外地人楼的十七楼住着我朋友的同事,上班没给他少说这事儿。他也没当做什么大事,毕竟现在一个人能买下房子,装修好入住,人生都圆满了,还什么好挑剔的。

前几天的晚上,朋友正在家教孩子作业,突然接到同事电话,电话里,同事说不出的慌张。

过来救我过来救我,就一直重复这话,一个大男人说话带上了哭腔。

朋友一听,知道是真有事儿了,让同事不要挂电话,穿着家居服就冲过去了。

这没什么人住的楼很容易进贼,也容易招流浪汉住进去,吃不准同事碰到什么情况。

两栋楼就隔百来米,我朋友很快就到那楼的楼下,冲进电梯,按了十七楼的纽,电梯启动了。

数字开始跳动,可在在二楼就停了,叮的一声,门开了,门外没人,只有漆黑的楼道,月光透过转角走道的玻璃,在转角照出一块明亮。

朋友也没多想,见没人就猛戳电梯的关门键,电话那头还在不住的嘀咕。

电机转动,电梯继续开始爬升。

叮~~

停在了三楼,门外还是没人,二楼的景象又一次出现在面前。

朋友奇怪这电梯怎么毛病这么多,继续关门朝上。

电梯又一次停在了五楼,看到没人的楼道,赶忙按关门扭把门关上,朋友虽然胆大也不禁发毛,秋天的凉一下就涌上心头,这家居服也是感觉到一丝丝的冷意。

看着七楼黑暗的楼道,朋友一下抖了,朋友说差点尿出来。

这回他按着电梯的关门扭就不放开了,一感觉电梯要停就死命的按,心脏急促的跳动声听得一清二楚。

电梯又停在了十一楼,十三楼,然后就到了十七楼。

看着漆黑的楼道,深呼吸,一头就扎进去。

叭,感应灯亮了,楼道瞬间明亮起来,朋友脚一软,平地摔了一跤,吓得不轻。

爬起身来,小心翼翼的环顾四周,四周无声,抓准心里平复的一瞬。

直冲向同事家,门没关,一碰就开了,在卧室被窝里找到了同事,闷被子里抖动,差点没给我朋友吓死。

有了两人,相互胆一下就肥了,给同事烧个水,平复下心情。

朋友问怎么回事。同事握着水杯取暖,语带哭丧的说,到楼下我就感觉背后很凉,一身鸡皮疙瘩都出来了,感觉要出事,这一进电梯,莫名其妙就停了,门外也没人,我就想快点回家 ,我就说这有问题,今天要交待了交待了。

一停一升,到了十七楼家里,冰箱门自己就打开了,台灯自己打开,我就崩溃了,都不懂怎么躲被子里的。突然就想到你住着隔壁楼,给你挂了个电话。

朋友也是不懂怎么说,平日里胆大如虎,就一句开解的话说不出来。

最后,憋出一句,要不今晚,你去我家凑合下。

后来同事就在我朋友家过了一夜,你要说奇怪也奇怪。

朋友说完这事儿语带感慨的说,之后就没碰过这种情况了。

我问,他还敢继续住啊?

不敢也要住,这房子家里给出的首付、装潢,他的工资基本都交月供了,不住也得住。

你不是这方面懂挺多,你给我说说。朋友疑惑的问。

我想了想,组织了下思路,说,这怎么讲呢,就我看的书,故事里的房子如果没人住,那基本都是狐狸的巢穴,偶尔几个故事里鬼会住进去。大多数时候,也就给你恶作剧下,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当然也不绝对。

乾隆九年,有个叫冯香山的秀才,赶考途中寄宿在山野废弃的旧屋,夜里梦见神人对他说,今年的试题是《乐则韶舞》,冯秀才就按照这个题目精心作文,背下了去考试。虽然题目是对上了,可是放榜之日,却没有冯秀才的名字。

后来冯秀才去了广东教书,一天夜里散步,听到吚吚呜呜的说话声,他仔细一听,居然有两个鬼在评论他写的文章,还说这是高中解元的文章。冯秀才一思量,这估计是有人截了自己的文章得了解元,想到此,他就辞了教职,到京城写了状子送到礼部。

这考场舞弊最为圣天子痛恨,礼部官员不敢怠慢,派了人去江南督查案件,开了密封的档案,查看了考取解元的薛观光的试卷,比对之下,却发现薛观光的文章虽然写得不怎么样,却也不是冯香山的手稿。

最后冯秀才因为诬告,丢了功名,被发配到黑龙江,这时候才发现是鬼在耍他。

说完,我喝了口茶,对朋友说,你看这故事,讲不清这冯秀才为什么到这种境地,古代读书人最重科举,中秀才本就不易,这鬼只是三两言语,弄得他丢了功名还被发配。

说到底,人多的地方,不仅仅繁荣,阳气还足,这种怪事自然就没了。实在不行就去庙里求求?

朋友说,这倒也是一途?

现在不没事了么,估计往后都没事。我分析到。

也是········朋友喝下杯中的茶,不懂在思量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妈,你不要理那些了。不是我们家的。”王美兰先开口。 “哎呀,反正都是垃圾,住在一起就顺便丢了。”老人家夹了一口菜...
    壹声阅读 3,982评论 2 39
  • 清明是大悟科技有限公司CEO,35岁,单身,居住在立水桥富贵高档公寓,报案人是他的保姆,梅姐,死亡原因初步断定为自...
    嗜血侦探阅读 9,740评论 1 0
  • 单走一路的人,往往走上两个不同的极端,要么赚得盆满钵满,杀人成神,要么死得一塌糊涂,送命成狗。 特立独行的人,往往...
    疯疯童鞋阅读 1,612评论 0 0
  • 进一家小店,有一条小狗。那条小狗见我身材庞大,不知什么原因叫了起来。 我坐在旁边,盯着小狗许久,小狗也叫了许久,它...
    化浊阅读 1,579评论 0 0
  • 灯牌,微风,风吹下来时,安静的不得了。 曾经看过黑夜里依旧匆匆的路人,也经常被执著的故事感动。可夜 ,零零星星稀稀...
    从莱阅读 4,4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