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文学,温情一生长存

01

记得曾在一本书中读到过:文学和电影,是给想再活一次的人的生命。

我喜欢这句话,就如同我喜欢文学一样。

有人曾经问我,问我为什么喜欢阅读,为什么喜欢写作。

换作以前,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喜欢就是喜欢呀。现在的我,心底大概是有些概念了,因为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大大的梦想,我想让我的生命更精彩。

我知道,有人会质疑:多读几本书了,就能让生命绽放光彩了?

而有些人,会直接投过来一个白眼:开玩笑,这世间没读过书的人海了去了,照你这么说,他们岂不是都白活了!

知我者,我不必要解释,那么不知我者,我必定得解释解释。因为这不是关乎个人,这是关乎我们文学的发展。

阅读,不是为了装文艺,也不仅仅是有钱人的娱乐,更没有培养出许多假清高的人。相反,它滋养了许多人的心灵,让她们的内心充满善意与柔情,它也抚慰了许多受伤孤寂的灵魂,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有时候,它又充当了指路明星,拯救了许多迷途之人。

阅读,就是精神的营养液,就像我们生存需要物质一样,我们的精神需要文学!

02

图片截自朗读者

最近,我回看了《朗读者》节目。

除了惊叹于董卿优雅的才情,我也被许渊冲老先生深深地震撼着。老先生在节目中朗读了林徽因的一首诗《别丢掉》,当他诵读到: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在这动情之处,九十六岁高龄的老先生,似个孩子般地泪流满面。

我竟没忍住,泪水就溢出眼眶,为老先生的温情,也为了他读出的林徽因的情。

以前,我读诗,就是读诗,没有什么情感。就算是我知道了写作背景,我也没有理会诗人的深情。自从听见许渊冲老先生的朗读,可以说,我才真正体会到“诗魂”二字。

也是老先生,让我发现,苍老的容颜也可以那么可爱,苍老的声音也可以那么有磁性。

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他有一颗饱含热情的心。这份热情,是他献给文学,献给翻译,献给一切美的好的事物的,也是他用尽全力,献给生命的真诚。

因为文学,他给世界一份美好的礼物,也创造了自己生命的奇迹。

03

图片来自网络

半年前,我曾和朋友讨论起杨绛先生和我们普通农村老太太来。

友说:咱们农村老太太,老了是真可怜,儿女不在身边的,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人守着几间屋子发呆,有时候想想挺难过的。

我也叹了口气:不然怎么办呢?

友似乎很悲观:我要是她们,就不要活到这么大年纪,早早死了比较好,要不然,想想都觉得悲哀。

我敲了一下她的头:你在胡乱说些什么呢?生命是自己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觉得人家活的晚景凄凉,说不定人家自己倒是乐在其中呢!

友似乎还没缓过劲来:你看,她们多么孤单啊,老了老了,本该是儿孙绕漆的,家里却就剩自己了,而且越是年纪大,她们的同龄人就越少,几乎是没人说话,太可怜了。

我看着朋友,她也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你说人老了就很可怜,可杨绛先生活了一百多岁,亲人都先后离她而去,不也挺好的吗?

友顿时瞪了我一眼:你说的这是个例,杨绛先生,人家有所追求,有所爱,为文学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呢。咱们农村老太太,又没有文化,又不会高科技的东西,越是年龄大,越没人说话,要是再生个病有个灾的,久病床前无孝子,活着真的就没什么意思了。

我虽然还是觉得友有些太悲观了,但她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如果没有文学,杨绛先生一个人的日子可该是个什么样子呢?我真不敢想象。

她在失去钱老和女儿的岁月里,将过去的故事写进书里,将思念揉碎放在字里行间。

因为有文学相伴,她才将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充实。

因为回忆变成文字,她才可以一直住在美好里。

文学,支撑杨绛先生走过漫漫人生之路,让她优雅从容的变老。

文学,也带给她一世温情。生命也因此,绽放出绚丽的光。

04

文学,从来不是功利的,它的好处,也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

我一直相信:你读过的书,藏在你的见识里,体现在你的优雅里,出现在你的谈吐中。

如果,你实在不信,请好好看看董卿。

文学,会滋养着你的赤子之心,使你保持着生命的本真,最终使你的温情一生长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