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加入三体研习社的时候,发生的事常常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首先是预热开营阶段,亮哥在群里说了,搞一个 “不求赞的赞”:发三体宣传图,比比看谁给的赞最多。正儿八经的宣传,明明白白的营销。我以为明眼人一般都不上套,可竟然有许多人响应了,还在自个朋友圈里热情地吆喝?!那一刻我以为我加了一个微商群。
然后是开营前几天,在无人组织的情况下,群里的小伙伴自发【崛起晨读】打卡、分享文章、互相唠嗑,一天下来,群里的未读信息有好几十加。“这么能闹腾啊”。那一刻我以为我加了一个粉丝群。
最后是正式开营那天,红包雨来的猝不及防。哥叔爷一言不合就发红包,变着花样送礼物。哥叔爷的红包雨刚下完,这厢抢到礼物的表示今天运气很好,发个红包,以示开心,那边没抢到礼物的一边羡慕嫉妒表示祝贺,一边也要傲娇的发个红包,以示安慰,于是你来我往,一不小心又促成了一场华丽丽的红包雨。那一刻我以为我加了一个土豪群。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群?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完整的参加完研习社二期的学习。透过别人的评价,自己的观察,对这个问题,以下内容或许能找到答案。
——————超级三体是什么——————
在民间,一旦想要表示力量汇聚的时候,人们就会想到三。比如:三个人就是众,三个木就是森,超级三体这个名字很有趣。它告诉你,这不是一个人独自前行,也不是两个人抱团取暖,而是三个人、三十个人甚至更多的人携手共进。所以,关于超级三体,第一个关键词是【群体】。
超级三体汇聚了不同年龄、不同坐标、不同行业的人,这一点可以从群里小伙伴大相径庭的备注得到求证。这样一群人每天在干嘛呢?早上晨读打卡,中午问题讨论,晚上笔记分享。哪怕是绝对的潜水选手,看着群里小伙伴的跃跃欲试,也会不自觉的加入其中。即使是同一场嘉宾的分享,工具的不同,思考逻辑不同,小伙伴们笔记也千差万别。有简明直接的思维导图、形象生动的手绘,也有详细清晰的幕布记录。看着各显神通的小伙伴,听完不分享点什么,都会心生惭愧,不能做个好梦。所以,关于超级三体,第二个关键词是【感染力】。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地域、语言、生活作息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人们的交际范围是有限的。但如今强大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依赖于微信群产生的三体研习社,让天南地北的我们有机会聚集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知识、经验、看法,倾听嘉宾的课程。在这一堆人力信息中,找到相应合作小伙伴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关于超级三体,第三个关键词是【链接】。
所以超级三体是一个有巨大感染力的群体,也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链接平台。在这个社群里,小伙伴都能收获什么呢?
——超级三体给伙伴们带来了什么——
首先是正能量的心态。每天被一群向上的小伙伴包围着,想颓废都难。举个例子,比如我:
以前的我——生活好无聊啊,人生好无趣啊
现在的我——keep锻炼打卡勤,学习考试消息灵。码字工作两头亲,万水千山总是情。
就像易橙老师所说:想尝试就去做,做了才知道好不好。更何况这些尝试成本代价不高嘛。
在这里,每个人都在向外散发光芒。有人开始码字,有人克服了懒癌,有人GET新事物,也有人互相勾搭,成为线下机油。一个好的社群大多如此。每个人都能找到想要找到的东西,可以是一个好习惯,一段机油情,一个新视角。
经历过二期训练营的我,彻底中了三体的毒,戒不了了,决定继续在三体发光。那么在第三期,我能给超级三体带去什么。
———我能给超级三体带去什么————
二期的时候,我成为三体的志愿者,这一过程中,认识了一群有趣又有才的助手小伙伴,逗趣的生辉、暖心的美玲,热情的阿忙,乐观的辉丫头,厉害的晓畅,耿直的大哥知行者,还有认真的左左和竹灵,看到了他们的闪光点,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我决定要【提升技能】。
一开始,亮哥让我统计群里小伙伴的自我介绍。看似这个任务不难,手机上复制粘贴,然后放在简书上就完工了。但是仔细一看,图片长宽不一,字体有大有小,有小伙伴说:排版要不要再调整一下?我赶紧打开电脑,第二次编排文档,发到群里以后,感觉排版还不赖,但下一秒翻翻朋友圈,看到其他小伙伴制作的炫酷海报,和他们相比,我那些基础的文档处理技巧简直就是渣渣啊。所以,第一个要提升的是排版能力。
然后中途就有很多很多的小插曲了。比如在注册研习社简书帐号的时候,没有过多考虑公共帐号的运营,简单的用个人信息绑定注册,导致后面帐号只能作废。比如作为小助手,日常没有过多的留意本组小伙伴的发言、晨读打卡、动态情况,以至于最后需要统计数据的时候,才重新查找聊天记录。
虽然bug不断,但从中也发现一些规律。比如,最佳的消息发送时间是中午12—1点,晚上8—9点,因为这是小伙伴们从工作学习中抽身出来,准备翻看微信的时间。比如,嘉宾分享前,如果有小伙伴提前介绍嘉宾,分享嘉宾取得的成绩,会调动伙伴们参与听课的积极性。中途的bug提醒了我,对社群了解的深度不够,还需要系统的学习,涉猎运营的书籍。而时不时观察到的规律,说明我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除此之外,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基层体制内工作者,因为工作常常与建筑施工打交道,所以我还可以分享:【看房的时候,除了外在户型、地段,怎样发现住宅隐藏的观感质量和使用功能问题】【怎么看懂物业给的住宅图】这一类常用的科普知识。
所以,我能给超级三体带去什么?我的回答是我自己,一个在不断升值的自己,一个愿意和超级三体共同成长的自己。
最后:我申请加入三体研究院,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