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视角常见的(软件)产品研发过程问题及对应解决方案

从测试视角来看,软件产品研发过程中常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类及对应解决方案:

一、需求相关

需求不明确
表现为需求来源多样(用户/老板/业务部门等),描述模糊且缺乏细节。
解决:建立需求模板与评审机制,使用用户故事地图梳理需求优先级。

需求变更频繁
常见于MVP验证阶段或领导临时加塞需求。
解决:非MVP阶段需建立变更流程,采用敏捷开发模式(如Scrum)管理需求池。

伪需求识别困难
因用户表达不清或场景不合理导致。
解决:加强市场调研与竞品分析,验证需求真实性。

需求文档管理不规范
需求碎片化,不同阶段需求文档管理方式不同,需求查询比较困难
需求变更后文档更新不及时
需求描述与UX原型图存在细节上不对应,无法做到100%还原

二、开发协作

需求理解偏差
开发人员仅关注原型需求,忽视隐性需求。
解决:测试早期介入需求分析,与开发共同澄清需求。

代码质量不足
表现为逻辑混乱、接口设计不合理。
存在代码错合、漏合等质量问题,代码审核流程质量不佳
解决:强化代码评审,制定编码规范。

三、测试执行

测试用例覆盖不全
因业务理解不足或场景遗漏导致。
解决:总结未覆盖场景,加强业务学习。

环境差异问题
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配置不一致。
解决:提前准备环境部署脚本,执行冒烟测试。

测试管理不规范
用例归档未落实,存在大量故事卡,仅完成用例设计,但未录入至用例集,导致:
无法追溯执行结果
造成用例录入工作量积压,短期难以补充

缺陷提交流程简化,存在一定量的缺陷跟踪至在线表格,导致:
不方便后期质量问题追溯与统计
部分未解决的缺陷项目上未持续追踪

集成测试环境存在多个团队使用协调不开 例行的部署与维护未持续,导致:
业务代码差异越来越大,不方便例行进行集成测试
基础数据不完善,数据差异越来越大,维护成本增加
绕过集成测试环境,并在beta环境进行迭代功能测试,造成质量风险滞后

部分业务未经测试验收(其他角色协助验证),导致:
存在开发验证后,测试仍发现(明显)质量问题,上线质量风险增加
存在组内沟通协作成本增加
存在测试过程数据记录不规范,造成后期过程数据管理成本增加

领域支撑缺失,无资源可协调或协调无果,领域监管不足(业务规划、资源规划、项目计划排期、风险应对措施)

四、资源与流程

时间与资源限制

测试周期被压缩或设备不足。
解决:合理规划测试流程,优先自动化高频场景。

上线流程不规范

小公司常见代码/脚本未同步,定时任务缺失。
解决:建立标准化上线检查清单。

五、团队协作

沟通效率低

测试与开发信息不同步,缺陷描述模糊。
解决:建立定期同步会议,使用清晰缺陷模板。

文档缺失
缺乏设计文档或用户手册。
解决:推动团队完善文档,作为测试依据。

流程监管
QA不参与流程审视,未做到流程监管
关键角色对于流程质量把控缺少投入
团队未进行周期性回溯,未识别问题并加以改进

六、项目管理

计划管理
团队资源不足以支撑交付,项目计划中已识别到的风险缺少有效的应对措施(压缩时间、延期、缩减范围)
迭代范围变更、发布计划变更等均未观察到严格的变更流程
没有明确的DOR、DOD,迭代过程中存在不断调整迭代范围

七、领域支撑

领域建设
1、自动化提效建设;
2、安全、性能以及AI方向建设;
3、现场问题分析与场景化测试建设补充;
4、内部知识库(业务&技术)沉淀与赋能;
人员发展
1、测试代表或TSE培养计划与目标无法落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