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要给一个班级上语法课,有不少感触:
课堂上如果讲得太多,效果反而不好,就像我这两天备课,要一口气看4个单元,觉得好累。
幸亏当初都认真写了笔记,因此上课时还比较容易。
这些知识太多太琐碎了,根本记不住。教的时候心里一清二楚,但是时间一长就都忘记了。
对于我来说,这就是一次很好的复习。要是没有这个契机和压力,我是绝对不可能花10多个小时来回顾复习的。
备着备着,也和现在教的翻译能够联系起来,也会和本课程之前和之后的内容联系起来,有些是之前备课的时候从来没有注意到的,而现在则能够注意到了。
之前只注意要讲的语法点,而现在则会看整个句子,也会注意到单词、短语和整体的语法结构。
主要是因为基础和主体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了,现在就是查缺补漏,提升优化的过程了。
还有一个原因,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
另外,教的学生自己也不重视,因此我的压力也比较小,就会比较放松。
有时候书上写得太乱,我自己看的时候都觉得繁杂,于是重新整理在PPT上,视觉化呈现,则变得清晰明了。
这种语法书,如果课堂上不讲,很多学生真的看不懂,或者看不下去的,真的有一大堆术语,看着就头疼。
认真看书,搞清楚一个知识点,并且修改好了PPT,也是特别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晚上本来打算备课40分钟,结果花了70分钟左右。在认真做事时,时间过得很快。很多事情自己预计的时间和实际使用的时间一般来说都不一致。大多数情况下,都比自己估计的要多,因此以后要留足时间给一项重要任务。
自我说服很重要,正确的观点很重要。比如说认真地重复备课,本来可能有点不情愿,但是一旦想到对自己有好处,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即使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脑力来备课,也都心甘情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