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到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幸福感源于接纳...”对于倔强的我,以前从不这样认为。就像父母常会教育我们待人要宽容。可如果我们遇到别人不公的对待,或被别人恶意攻击或冷漠的对待时,“宽容待人”几个字却仿佛是和自己过不去,所以多年来我始终学不会…
但接纳则不同,因为接纳的起初目的“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自己”。有些人或许不解,为了自己?没错,让我慢慢说给你听。
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的太多事情会出乎我们的意料。比如我们用尽全力完成的工作却没有得到上司的半句称赞,又比如家里的孩子经常贪玩不完成作业,比如曾经交好的朋友且突然没有征兆的断了联系…等等一系列的意外事件会让我们失落,生气,伤心…如果我们始终陷入这种情绪中的话就会自己和自己拧巴,自身充满着负能量而无法自拔…而当我们懂得了“接纳”,其实就是对发生的一切事情不再排斥,同时也揭开了自己心灵的枷锁。
比如家里的孩子经常贪玩不完成作业,如果不接纳这个既成的事实,我们就只会生气和斥责孩子。如:“告诉你多少遍了,做作业的时候不许贪玩,否则学习不好,长大了没出息能做什么…!”脾气再暴一些的家长甚至直接大打出手…而其结果孩子只会有两种反应,一是虽心里不服气却也迫于强权暴力,心怀不满地敷衍着完成作业却一点儿都不走心,其被动的结果当然是成绩还是上不去。而比较有“个性”的孩子任凭你如何吼他,依然随心所欲,而这时的你估计被气到有了后悔生他的怨念了吧?看,如果对于孩子这种行为的不接纳的话,大伤元气的往往是自己。
那怎样才算接纳呢?就是放纵孩子,比如看到他贪玩不做作业,直接说:“ok,你随便,我也不管了..”噢噢,我想这一定不是负责任的父母。“接纳”并不是破罐子破摔的放纵,而且在做到看到不如意的事件发生时,选择不排斥,并思考如何改进。
随后思考如何改进也尤为重要。当我们看到孩子贪玩不完成作业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原因呢?或许是他早已理解的学到的东西对作业的形式不感兴趣,又或许是他有拖延症,不到最后一刻不想动笔…所以当我们看到了孩子看似荒谬的行为,我们首先要做到接纳。于是神奇效果就产生了,当我们选择接纳后,心情就不再有万丈波澜。随后我们该做的是平静地和孩子聊聊天,问问他不做作业的想法,从而对症下药。这样一来,自己不但不需要生气,而且还解决了问题,拉近了和孩子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说,“接纳”是让自己获得幸福感的第一步!
最新一期“爸爸去哪儿”的陈小春父子让我印象深刻。由于平时和孩子接触的少,陈小春一开始并不太懂得如何和儿子相处。加之山鸡哥从小的生活环境艰苦,练就了他糙汉子的性格。从第一期开始,各个游戏环节中他时常看不惯儿子软萌的性格,加上他本身脾气急躁,所以才会上演了经典的“父吼儿”的对话环节。随后被儿子一句慢条斯理的“你现在可以不要生气了吗?”震慑后,开始思考如何与儿子相处。于是在之后的几期“爸爸”中,山鸡哥不再一味地用自己的方式苛求儿子,而是选择“接纳”Jasper天生“软萌”的个性后,发现他之所以有“软萌”的表象,竟是他天生就是一个乖巧和富有爱心的小天使。随后在接下来的每一期,我们的山鸡哥都越来越享受和儿子相处的时光。从他每期采访过后欣慰的表情,看得出“接纳”儿子并改变两人的相处模式后带给他幸福感!
每天的事情不会随我们的意愿而发展。既然太多事情我们无法掌控,何不敞开胸怀选择接纳呢?如果我们始终执念于自己的想法而无法接纳周围的人,事,物时,我们会因为看不惯却也无法改变事实而产生的无力感使自己陷入痛苦的漩涡。只有接纳一切人,事,物的不完美,并试图寻找更好的与人的相处模式和对世界的看法才会让我们获得内心的自由。所以,让执拗的自己慢慢地学会用“接纳”,通往内心的幸福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