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学习陈云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范,要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新的赶考路上,广大党员干部唯有站稳人民立场铭刻于心、践之于行,方能真正读懂民心所向、汇聚民智民力,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彩答卷。
感知民情,把群众诉求放在心上。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陈云同志在主持经济工作时,常深入一线车间,倾听工人呼声。他深知:“我们应该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决定政策。”党员干部当传承此风,让感知民情的触角时时灵敏畅通。要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主动深入田间巷陌,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在与群众“同坐一条凳、同喝一壶茶”中打开心扉,从锅灶边的唠叨、屋檐下的叹息里捕捉真问题。
化解民忧,把群众利益扛在肩上。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陈云同志常告诫干部:“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革命的和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讲真理,怎样对于老百姓有利,怎样对于革命有利,就怎样办。”1959年上海物资紧缺时,他力排众议保障“两白一黑”供应,生动诠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担当。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驾驭复杂形势的本领,把困难众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当作“第一战场”,用改革智慧破解老旧小区改造、跨域通勤等民生难题,将问题清单转化成可感可及的成效清单。
激活民力,把群众智慧攥在手中。民心所聚,伟力所生。陈云同志在制定统购统销政策前,专程蹲点河北棉区三个月,从老农“看天摘棉”经验中提炼出弹性收购机制。他曾多次指出,没有人民就没有英雄,离开群众,世上是没有什么诸葛亮的。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初学者”的真诚姿态,设立田间课堂、工匠作坊,虚心向人民群众躬身问计,将田间地头的“土方子”提炼为振兴发展的“金钥匙”,使基层智慧转化为治理效能。
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赵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