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担心」系列之一
一位“教练式妈妈”的养育日常
我觉得真正懂得爱自己是从“从容、丰盛”地吃一顿早餐开始的。以前都是先忙孩子,把孩子喂的饱饱的,自己来不及好好吃早饭。长此以往,怨气丛生,多半是“自己的胃”生“自己的手”的气:“你为什么不管我的死活?难道妈妈就不值得好好被对待吗?”痛定思痛、痛改前非,现在给自己准备的早餐品种那是相当地丰盛:鸡蛋面包杂粮小面、奶酪水果肉松培根、草莓酱蓝莓酱枫糖浆花生酱、咖啡红茶乌龙黑枸杞……
在国外度假的时候,睡到自然醒,然后不慌不忙地去吃早午餐,之后一整天的心情都极佳。至今都会想念,巴哈马亚特兰蒂斯酒店,厨师做的煎蛋:各种蘑菇、各种蔬菜、各种奶酪,被包裹在蛋液中,香味伴随着食材在铁板上滋滋煎烤的声音,晕染开来。以至于若干年后的现在,想起那个画面,仍然觉得特别美好、特别幸福。
有了孩子以后,我也希望他们享受吃饭的乐趣,希望他们若干年后,回忆起和妈妈吃饭的场景,也是特别美好、特别幸福。
老大是从六个月开始,吃第一口辅食的时候,我就让他自己拿勺子吃。我记得他用的是宜家买的那种五颜六色的儿童塑料勺,吃的是香蕉泥。开始浅尝,继而大口,他的眼神里也表现出从试探到欢喜:原来除了奶以外还有这么香甜的食物啊!看得出来,他非常享受这个“自主的、自由的、快乐的”用餐过程。
当他开始吃主食时,我也不让家里人喂饭,而是在他的宝宝椅周围铺了一大片报纸,饭后直接把报纸裹裹扔掉。他吃的到处都是,桌子上、衣服上、头发上、地板上……但是,没几个月,他就能熟练地把饭准确地送到嘴里。
再后来,他开始用筷子。起先,我也像所有生头胎的妈妈一样,海淘了的那种连体筷,后来用了一次发现不好使,干脆直接上大人筷子。过年亲友聚餐,他已经能用筷子轻松夹起一个个鹌鹑蛋,看得一旁的姑爹啧啧称赞(大人用筷子连夹几次没吃着,心里那个急)。
到了妹妹吃饭的时候,相比哥哥,她吃的速度很慢,饭量也小。家里的阿姨总是催促:“妹妹和哥哥比赛,看谁第一名。”每每有这样的场景出现,画风总是被我强扭过来。我说:“吃饭是享受的过程,细嚼慢咽,我们不比赛,开开心心地吃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仅要吃嘴巴喜欢吃的,还要吃身体喜欢吃的,比如蔬菜。”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啥好比的,如果连吃饭都变成一种竞赛,那人生也太没乐趣了不是么?
孩子们有一段时间也不爱吃蔬菜,我倒也不逼他们,只是把蔬菜包到饺子里,并且让他们参与制作的过程。有时,我们还会随机在饺子里包几颗玉米粒儿,称之为“福饺”,吃到“福饺”的人代表他最近有好运气。结果当然是,吃了好多。
Sylvia Haskvitz在《食物和身体的对话》一书中写道:“你其实无法强迫孩子吃东西,除非在医院里才能用插管强喂他们食物。每个人都需要有自主权。当我们------不管是小孩或是成年人,听到命令的时候,会很自然的反抗,即便本来是很想要这样东西(或做这件事)。这种现象源于每个人渴望自主的强烈需要,从出生开始就有的需要。”
我记得我小时候,爸妈工作忙,请了一位姓郭的朋友帮忙照顾我,我喊她“郭大姨”。那时我在她家,一顿饭能吃四个小时,一边吃一边玩。吃一半,到后院小池塘,看躲在荷叶下的小蝌蚪游来游去。玩累了,睡一觉起来再吃。但即使小时候有这样的“坏习惯”,也并没有妨碍我长大后在吃饭速度和身体健康上产生问题。何况当法语老师告诉我,在她们那个浪漫的国度,晚餐常常从晚上七八点进行到半夜三更,我更加觉得吃饭慢的娃没啥问题。看看,这就是多元世界带给我们的美好:我们认为有问题的事儿,在别人那里再正常不过。
妹妹这段时间的吃糖量陡然下降,是因为她形成了一个有点可怕的价值链:吃糖→得糖尿病→切脚趾头。有一次电视新闻播放一位糖尿病患者久病不愈,脚趾不得不做手术切除,妹妹就问:“这个人为什么切脚趾头啊?”我随口回答:“吃糖太多得糖尿病。”于是妹妹自动把每日巧克力的数量减少到两块以下(想起来吃的时候最多吃两块,想不起来吃当然也没人提醒她)。吃稀饭的时候,也已经自动放弃加糖的要求(嗯嗯,还是脚趾头比较重要)。
在孩子的一生中,会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因素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身为父母,当然要尽责引导,循循善诱,但身处其中,何不放松心态,充分享受过程?吃饭如此,学习如此,生活亦是如此。
祝愿你和你的孩子在漫长的假期里享受每一顿餐食的乐趣。
Bon appé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