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当“安全感”的囚徒?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在文章的开头我想问你几个问题。

你是否总在刷朋友圈与微博停不下来?

你是否也有着不刷完就是不舒服的感觉?

然而,你看的这无穷无尽的信息,其本身真的跟你有什么联系?又或者,你从哪方面得到了提升?

这里说一下数据:微博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2017年3月31日,微博月活跃用户达3.4亿。 微信的日活跃用户为7.6亿人。

而我们在其中投入大量的时间与“注意力”,又在其中得到些什么,这是你需要思考的。

我的观察,这个世界上有三个这样的大坑。基本上99.99%的人都在里面,可惜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在坑里,因为放眼过去,大家不都这样吗?

第一个大坑、没头没脑地凑热闹
第二个大坑、心急火燎地随大流
第三个大坑、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注意力”是你”与生俱来”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你的一切价值,都是你的注意力的产出。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还有别的什么是这样的吗?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跟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人生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你的注意力,你是可以自己做主的,所以那结局是好是坏,真的是你自己选的。如此看来,很多人的败局在“8岁”的时候就定下来了。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就养成了浪费自己的注意力的习惯,任凭自己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大把大把地流失。这样的人若是能够成功,天理何在。

概念:“注意力”是你最宝贵的财富,把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的身上,放在成长上。

2

“安全感”的概念。

安全感是如何让你成为了“低级生物”。

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车是腿的延伸,收音机是耳的延伸,望远镜是人眼的延伸等等。原始社会的时候,我们会熟悉在周围数里的范围内的一切事物,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如今,不会在突然间就被野兽夺走生命的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却可以因为“互联网”看到千里之外的事情。

巴西的奥运会、美国的大选、今天吴亦凡出什么事了,明天鹿晗出什么事了。这些都是你原本看不到的东西,现在因为“网络”却随时清晰可见。我们总是控制不住的刷着,如同那些双眼长在两侧的低级生物,全视角的看着世界。

由于全视角,导致无法长期关注某一点,认真仔细观察,导致它们在进化过程中从未有过机会进化出大脑皮层。其实我们可以为此感到庆幸,因为整个人类社会其实某种意义就是建立在大脑皮层之上。
如同“低级生物”一般,没办法长期深入观察、思考,注意力总是放在周围的每件事上,这样的人没有过去跟将来,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将来和过去,只有一个没有前后对比的现在,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3
你想要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而百分之百的安全,带来的是百分之百的束缚。

安全感是一个听起来曼妙的词,它会让人感觉到舒适,但同样是人生中最大的枷锁。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时时刻刻关注身边所有可以被关注的东西,而且非常害怕竟然有被自己漏掉得。导致你无法长期的集中观察,不能长期深入思考,让你无法集中你最宝贵的财富“注意力”,而你一切有价值的产出,实际上都是由注意力换来的。这些都没想到,所以你只是个平平淡淡的普通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而大多数人刷微博、刷圈的主要原因就是:担心错过重要信息。 准确的说,害怕跟朋友们疏远了。
如果你去观察,就会发现有一些人,不讨论热门话题,但是你一旦遇到问题、需要建议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通过自己的价值与大家产生联系,给自己的朋友真正有效的帮助,也不是极好的保持连接的方式吗。

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挥而就的,否则我们也就没有必要挣扎着一路成长。每当自己手贱想追热点、刷圈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 上周的热点是什么?上个月的热点是什么?你会发现很难想起来,那你对眼前这个过几天注定被遗忘的热点,想追的冲动就会小一些了。

4

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放弃了部分的安全感才可能获得的。

进步的前提是你敢于迈出第一步,而不是总在担心,自己这一步迈得漂不漂亮 很多朋友都说,父母的期望是最大的枷锁。其实真正的枷锁应该是:顺从父母给你带来的安全感。其实父母的阻碍可能反倒是最好的检验。它来考察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决定,并为它负责。

离开自己的安全窝,迈开向未知的一步确实很难,可是只要迈出去了,你就会体会到以前无法想象的风景与畅快。

心理学把习得技能分成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放弃掉某部分的安全感,停留在学习区然后获得进步。

生活中总是有着太多鲜活的例子,向我们证明“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是怎么将一代又一代人困的生不如死。

想方设法弄到铁饭碗结果不得不下岗的,不惜动用几代人积蓄当房奴的,为了稳定甚至不惜自杀逼家人绝对不能创业的,因为缺乏安全感,大学毕业了想都不想就回老家的。 太普遍了。

用李笑来的话说:这只不过是过分追求安全感的下场,并不是什么“造化弄人”或者“命运捉弄”。

5

尽量不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

很有意思的是,人会在其他人进步的时候,因为自身缺乏安全感,从而对那个试图改变的人进行言论攻击,试图把他从新拖回原本的生活。其实这就是一种“螃蟹效应”,很好玩,感兴趣的等下可以去百度。

人类社会其实就建立在分工合作之上,但我想给你们的建议是:不要跟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实际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关系。

解释起来也很简单,所谓的合作,其实就是大家各自放弃一部分安全感,然后交给对方,并且相信对方不会利用你放弃的这部分安全感。

反过来我们就可以试着定义什么是勇敢:最大的勇敢莫过于即使自己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还依然勇于放弃部分安全感。“勇敢”某种意义上是可以习得的,方法也是很简单:放弃掉自己部分的安全感,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

6

通过放弃部分安全感,让自己成为“进取型人格”。

人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人格:进取型人格、表现型人格。

进取型人格:认为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外界的反馈如何,仍然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学习。
表现型人格:好面子,过分关注别人的评价,如果无法获得好评,甚至可能丢脸的事,那他们就不会做。

而能举出来最让人心惊的例子就是:英语。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十六年的学习,一直在学着,结果还是成了“哑巴英语”。我问朋友:你为什么不说英语啊? 朋友说:“我说的不好,等我说的好了我就说了。”拜托,怎么能够说得好英语,那就得多说啊,你都不说,那怎么可能说得好呢?
其实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害怕被别人所嘲笑。不过,想想其实事实是这样子的,你讲的不好,听的费劲的人又不是你,不是吗? 你怕什么呀?

7

警示:
看到这里大家也都注意到了追求“百分之百安全感”,的危害,但是如果你在原本在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圈子里都混得差强人意,却幻想着通过放弃安全感就能“马上”获得改变的、看了文章就以为大彻大悟,结果就“虎头虎脑”立马选择辞职创业或者前往大城市的,一定要好好得的独立思考后再做决定。

最后一点小建议,:万一你还有机会选择,千万不要跟没有安全感的人结婚,甚至不要跟他们谈恋爱。他们不仅被“追求半分之百的安全感”所拖累,还会因此穷尽一切可能拖累身边所有的人----这是冰冷冷又冷兮兮的事实,不信你就仔细观察一下;相信我,不出几天你就会被无处不在的大量惨烈例证吓到。

总结:

  1. “注意力”是你与生俱来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你的一切价值都是注意力换来的,把它用到自身的成长上。
  2. 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你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我们必须要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的长期观察、思考与进步。
  3. 如果有的选,尽量不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
  4. 通过放弃部分安全感,让自己成为“进取型人格”。

请认真的思考与行动:

  1. 在生活中找几个小领域试试“放弃全视角”,体验几天。比如关掉微信朋友圈,停用几天微博、手机静音几天、不出门独处几天、不看大家看的电视剧几天。
  2. 你是不是一直在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你在哪方面被拖累的很惨?
  3. 你身边一定有不少貌似能力很强,却又其实并不得志的人,想想看那是因为他们在哪方面过分追求安全感,所以导致的。
  4. 如果你的另一半极度缺乏安全感,你要如何做才能让他或者她与你共同升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这个故事给我的感悟是如果我们感觉很棒很愉悦那么我们更容易去坚持做一件事。曾经我为了完成一个目标,因为是不...
    Louise718阅读 1,566评论 0 0
  • 1 我是急性子,说话快,做事快。只要别人让办一点小事,我就会搁在心上,总惦记着去完成。这就使自己总是忙忙碌碌,总是...
    石三英语阅读 929评论 0 0
  • 突然就想起来我高一那年尽管在一个学校的不同楼层我们却仍然朴素的用书信来交流往来...."时间一天天过去,好像什么...
    倩倩播报员阅读 3,1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