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得到课程《产品思维30讲》,主讲人梁宁老师。
用户画像就是与该用户相关联的数据的可视化展现,即用户信息标签化。如根据用户的目标、行为和观点的差异,将他们区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每种类型中抽取出典型特征,赋予名字、照片、一些人口统计学要素、 场景等描述,形成一个人物原型。(来源于网络)
假设情境如下:
“如果我有一片草地(产品),我就在我的草地上养羊,所以我先要有第一只羊(第一个用户)。
如果这一只羊能够在我的草地上活下来,玩得很好(用户得到即时满足),那么我的草地就是没问题的,我就可以引入更多的羊(推广产品)。
羊多了,你就会发现头羊才是关键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只头羊可以管一大堆羊,你就不用管了,那些小羊就不用管了,头羊都会管。只要有头羊,羊群就可以聚集(自组织形成)。
羊多了就会有狼(B端商家),狼多了,我就把羊圈起来,然后向狼收费。”
上述场景涉及的用户画像:第一只羊、头羊、狼。
延伸的用户画像:
1.大明羊(对自己的需求非常了解、非常清晰);
2.笨笨羊(有大概需求,但是不明确);
3.小闲羊(没有消费需求,仅是打发时间)。
市场战略(或活动)制定的时候,可以先做好用户分析,再针对性地给出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