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春联

对过年最大的感触就是贴春联了。大年三十早上,不睡懒觉,早早的起来,吃完早饭,就开始当天最大的工程,贴春联。先仔细撕掉去年的春联,慢慢擦洗干净,涂上浆糊,再贴上新的春联,最后用手仔细抹平,那一刻真正宣告一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到来。

老家的风俗比较淳朴,处处要讨一个吉利,所以除了在各种门上张贴门神(或福字)和对联之外,粮仓上要贴上“五谷丰登”,院墙上要贴上“满院春光”,门口贴“出门见喜”,水井贴“细水长流”,自行车上书“日行千里”(后来改贴小汽车上了,也算是名副其实了),就连猪圈也要贴上“六畜兴旺”。

上面这些只能算是基础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在客厅正当中贴上“请”回来的神像,两旁对联曰“一杯美酒敬天地,三柱清香谢神灵”,横批“玉皇大帝”,然后去厨房,在灶台旁边张贴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神像,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最后在八仙桌腿上张贴“客来家中坐,先敬茶酒烟”。

最后一道程序是由家中首席执行官(一般是奶奶)正式焚香敬神,同时院中点燃一挂鞭炮,整个春联工程大功告成。

各家各户均是如此,春联贴完的鞭炮,宣告春节活动的正式开始,从这一刻到正月初五,就算是真正的“年”,我理解的过年就是这一段时间。

春联可以在集市上购买,但最好是能亲自用毛笔书写,每当这个时候,村里稍微会写字的就会成为各家争先请求的对象,农村人不会对书法造诣有多高评判标准,一般能把对联写出来,看起来不难看就行,我们那边文化教育程度低,我记得小时候好像见过有人将“玉皇大帝”错写成“玉皇大地”,就当是通假字吧,跟大人说了大人也不在意,以至于后来在北京见到“上地”的地名,也本能的进行纠错。

我之所以对这些风俗如此了解,是因为我从能站在地上端着浆糊碗开始,就开始在过年的时候跟家人一起贴春联了,贴着贴着,春联揭了一层又一层,也贴了一层又一层,不知不觉已经是我的孩子们在旁边端着浆糊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春联是一门艺术 春联也叫对联、门联、楹联、对子、春贴、春榜、门对等。粤语里称作挥春、晖春,闽南语称作春仔。 每...
    漪禾渡江阅读 19,666评论 20 44
  • 回家过年7:2017年1月27日,农历腊月30。 贴春联,过新年。在老家,只有贴上春联后,才能开始吃团年饭。近几年...
    春之原野阅读 815评论 10 12
  • 朗哥,我的英语口语教练,体育学院的高材生以及重点培养对象,长得不帅,但是身上有一种气质很吸引我,说不上来为什么,看...
    好脾气阅读 226评论 0 1
  • 1、 旅行之际,发现无论南北都是难能可贵的舒适天气,而坐着高铁回到家门口的瞬间,热浪滚滚的风景让我真想躲避这一切,...
    浊酒趁年华阅读 869评论 0 0
  • 很多时候事情都是相互的 你开心的时候愿意和我分享 那我肯定跟你一起庆祝 可能你根本不屑跟我讲对吧 那我也不乐意听 ...
    是个烧饼儿哦阅读 2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