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 周二 东莞 晴 400/1000
【主题】我的课件---关于简历的重组
【字数】1136
前几天在简书上花了一些篇幅,分享了关于如何快速通过6个步骤进行简历的筛选,及如何用六脉神剑的方法识别真假经历。以此来判断这份简历是否有效可行。
进行上述总结分析之后,我们是要干什么呢?对于我们之后的招聘工作,这也就是要设计我们后续的一个问题清单。
如果我们大概看起来,这份简历还是很不错的,我们有兴趣进行新一轮的面试及接触的话,我们就进入简历清单这个组合阶段了。
所以,我们就要用好这样一些简单的词汇:比如,过去是如何做的?遇到怎样的事情是怎么做的?及一些相关的细节。
应聘者提到的“我最成功的事件”、“过去完成项目的最高金额是XXX”、“过去项目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还是协作作用”、“当时的具体细节是怎样怎样的”这样的一些关键事件或者等等一些具体的相关例子时,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一些内容。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这一些简历的具体细节变为我们要准备的问询的一些清单准备了。
完成了上述一系列具体信息挖掘之后,对于面试时需要询问的一些清单准备,其实我们需要对简历做一个结构重组,新的组合可以帮助我们去判断一个人,快速做决策。
如何进行简历重组呢?
第一个重组:年龄+上学时间+每个工作之间的时间。
可以帮助了解空档期,稳定性、诚信度等。这一组重组里面是不是有简历的空档期?空档期可以挖掘出一些从简历上了解不到的内容;每一段工作时间的长短大致可以判断其稳定性等等;
第二种重组:项目经验+系统性工作+目前从事的岗位名称。
这个重组是为了测量应聘者本人的能力、素质和专业度与岗位的匹配可能等等。
第三种重组:年龄+户籍+家庭背景+离职原因。
这个重组可以帮助分析离职原因,把这个重组和他的离职动机关联在一起考了,是为了考量他的价值观,或者求职动机,还有他的个性特质。
第四种重组:把历任公司行业+岗位+任职时间跟他上学所学的专业
做第四种这样的一个重组,主要是想挖掘他所学的专业与现工作的匹配及兴趣爱好。
比如,他在学校学的是计算机专业,那他一直从事的是销售的岗位。我们就可以挖掘一下,你当时为什么没有去做IT或者与之相关的岗位呢,你的职业倾向及未来职业规划究竟是什么呢?
所以,上述四种不同的简历重组方式,帮助我们从一份简历的最初给的基础信息可以挖掘到他的专业度等等,通过这样不同的四种组合就可以找到我们在面试中所需要询问应聘者的的核心点。
纵观最近几天的简书,结论如下:
[if !supportLists]1、 [endif]简历要仔细看看;
[if !supportLists]2、 [endif]看简历做6个步骤的筛选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对要简历的结构做一个重组;
[if !supportLists]3、 [endif]重组是为了我们后面的行为化面试、我们的小组群面、我们的角色扮演等等环节去输送一些案例,去输送一下我们要深入了解的关键点。
到此,关于如何筛选简历和失败简历及如何进行问题重组的相关分享就到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