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彦:【开书店、读好书】《道德图》系列之第四十六章:去外欲

我是彦彦,已经坚持每天写关于书店创业的原创文章1年又122天(第487篇)。我希望我的每篇文章都可以为想开书店的你赋能,如果你认为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你也为我赋能。开书店,找彦彦!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当大道能被天下人所熟知并施行的那天,那些战马都会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如若大道不能施行人间,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过失莫过于贪得的欲望。因此,只有自知所需而明其足,才会获得永久的满足。

点击阅读第四十六章及注释

本章讲的是,“自知所需,而明其足”。

人们要保持“自知所需,而明其足”的状态。也就是说,我自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是什么,当明白这些,就不会被外界的名分所影响。

知足者常乐,是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却真的很难做得到。最难的在于你能保持自己的觉察,明白自己什么时候是“不知足”的状态。如果能够很敏感觉察到自己的“不知足”,也就能慢慢调整心态,知道自己如何才能“知足”了。

如果心里特别清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是不需要的,那么就比较明白该如何做出选择。

我回想自己,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特别喜欢到书里去找答案。我觉得书是我最好的朋友,它让我可以打通时间空间的通道,在不同的世界里找到各种各样的答案,内心的疑惑也慢慢消散。

我是一个很爱思考、却不轻易对别人提问的人,更喜欢对自己提问、自己找答案。

我最常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伴随我走过了大部分的迷茫岁月,也帮助我在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做出更清晰的判断。现在常常有人说我是特别清晰、特别坚定的一个人,特别知道我自己想要什么。其实我觉得,这是因为这样的问题我已经思考了许多年,我也确实越来越明白很多本质的问题,所以我对自己充满信任,相信自己能够做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我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觉得应该以“帮助别人”为使命,只是帮助别人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最早我选择了公益助学,选择了从事法律,后来我选择了心理学和亲子教育,现在我选择了从事书店领域。

对于我而言,抱着一颗帮助别人的真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尽力脚踏实地一件件做好,即使做得不够完美,也不影响我们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去外欲”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因为万千世界总是有太多诱惑,关键不是你身边发生了什么,而是你的心里发生了什么。

要去除外界纷扰对我们的干扰,要守住内心的欲望,首先自己心要定。有欲望也是人之常情、很好的事情,可是如果放任自己的欲望,缺乏边界,最后就会被带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近来这半年,我常在想,我内心的欲望是什么?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比如说,做读书会这件事,我本身最大的动力是,我认为这件事可以帮助我自己成长、实现自我价值,我在推广阅读的这件事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同时我的家人、朋友以及他们身边的人也都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受益。他们的反馈也会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和目标。

为了获得这样的动力,我会不断调频,驱使自己和更多人加入阅读推广的行列,我也会坚持始终如一做好自己,让自己越来越有能力服务到更多人。

在这个过程当中,随着我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外在的因素也就会接踵而来,干扰我的判断选择。

而我从前就是一个特别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人,也缺乏应有的边界。比如说,好多人看中我的能力,想邀约我去做他们的项目,或者请我帮他们的忙,他们要么就提出特别高的薪水,要么给出特别诱惑的条件,要么就给出一些承诺。如果是从前的我,真的会很认真考虑一下,心里也纠结半天,很少会去想拒绝这件事。

但现在,我就会想得很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直接拒绝。

我只是平凡普通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干得成那么多的项目和事情,所以我只能选一件、好好干!

而我最想要做的,就是研究书店的盈利模型,帮助支持更多想开书店的人,开好他们的书店,实现他们自己的价值感。其实,这也是我最大的价值感。

想清楚了这个长远目标,也就是我自己的需求,那就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扎实努力下去,就好。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干得成、干得好,本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想明白了,就会懂得拒绝,拒绝自己不想要的,拒绝对自己有负担的,拒绝虚耗自己的,拒绝自己也想要的甜蜜负担……

去外欲,辨别外界诱惑,要修【拒绝】的功课,让自己能够【守着】一颗初心,不再随风飘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