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源自明心

    今天早上来到公司,先是听了首毛不易的《消愁》、《我是这样的人》,先来说说对这两首歌的感觉。 这两首歌已经出来很长时间了,一直都没有去认真的听过。我这个人就是那种后知后觉的人,无论是影视、歌曲还是什么,在热播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的时候,我就不会主动去关注,等到这个热度过去了之后,再重新关注。 不是自己不想去关注,想区别于别人,感觉到自己很特别。我原来在上学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感觉。但是,直到现在我才发现不是这样的。

     我知道一部影视作品或者一首歌曲会被大众追捧,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要么是迎合了大众的心理,要么正好适合现阶段大众的审美。我这个人就是要找有感觉的时候才能去接受这样的潮流。 欣赏一部作品一首歌曲,一定是能够产生共鸣,在情感上的某一个点上能够契合,要么勾起伤感的回忆、要么能够快乐的向往、要么可以励志的继续生活,总之要是能够在这些东西里找到点什么。

    这不是功利心,也不是说快乐就是快乐,伤感就是伤感,看就完了,听就完了,能够产生一致的好评,一定是顺势而为,顺应着大家的情感需求或者现实需求而拍的,这也是编剧们拍此影视,也是谱曲作词者的初衷。 特别是歌曲,大部分能够成为经典的歌曲,一定有时代的记忆。70后的保守、80后的不安、90后的叛逆、00后的另类,总之一定会有时代的痕迹在里面。因为每一个时代的物质条件不一样,生活条件不一样,情感追求也不一样,所以要顺势而为。

     经典之所以被成为经典,是因为他有时代痕迹,也能够禁得起时间的考验。偶然间翻开的时候,你会回忆道当初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所以记忆有时候可以靠物质带回来,有时候无的东西也可以带回来,比如音乐。 一首歌能够被大众传颂,是因为他写这首歌的时候,就是写最真实的自己,也就是自己当时境遇的写照,似乎都没有想过会靠着此首歌会成名,获得名利。如果有这样功利的心理存在,是很难写出被大众传颂的成名歌曲的。

   这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虽是无心,但时时有心,这个心就是对自己有心,也就是明心,只有明心,才能够领悟到真性情。然后被有同感的所接受,产生共鸣,广为流传,一举成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6已经过去 努力迎接2017 希望2017是幸福的一年 1.高四在校期间不因偷懒请假 2.以好的结果完成高...
    MAYJUSTU阅读 346评论 0 0
  • 使用ZeroTier可以将接入的设备放在一个虚拟的局域网中,这样你在外网,只要机子配置了ZeroTier和另一台机...
    ZZES_ZCDC阅读 42,936评论 4 7
  • 何谓《木音》? 何谓《木音》? 《木音》的乐器完全是来自自然的植物—竹竿所制造。竹竿是清肝火的,正好符合医学辩证、...
    黄磊的简书阅读 4,508评论 0 7
  • 按自住标准装修,基本满意! 特色:两个中岛台,带水,电位; 一个卫生间双厕。
    安安_2d91阅读 104评论 0 0
  • 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5:30 就寝:23:00 天气:晴好 心情:好 纪念日:产后第十一天,感觉好多了。 任务清...
    小依静阅读 20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