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细菌可以通过三分裂的方式进行成对分裂,先形成“Y”字形细胞,再进行二分裂,最后形成松散、不规则、三维构造并由细胞链组成的网状体。
2.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通过高中的学习,我只是浅显的知道细胞可以通过二分裂来进行对称的繁殖,对于细胞的三分裂只是听过其名词,通过对于名词的想象,我认为三分裂同二分裂一样,是直接由原细胞在中心形成一层膜,迸裂并脱离成新的三个细胞,且其外形从外形、大小和构造上差别明显。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通过对课本的阅读之前,我对三分裂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文字上,认为只是裂解成三个细胞。通过文字和图片的解释,我发现三分裂会让细胞形成三维构造上的网状体,如格形暗网菌通过三分裂形成的网眼。我之前的想法明显是表面的、没有经过大胆猜想的。这是我一味根据已学知识擅自推导的结果。
4.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遇到新的名词,我一开始与自己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展开联想是对的,它们必定会有相似之处。但不能只局限于旧知识的框架之内,我应该运用想象力,对其进行更大胆的猜想。三分裂不仅仅是一步到位的,它先形成了“Y”字形细胞,再进行二分裂。我想到,在水处理中,处理掉一些细菌是其中要面对的问题,那么是否能从研究细菌的分裂开始,找到抑制它分裂的方法,从而实现从根源处理水中的细菌。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通过对三分裂知识的了解,我了解到细胞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在水处理中,处理不需要的细菌是重要的步骤,我认为,抑制细胞的繁殖对水处理、以及对已净化水之后的存储都有重要作用。如创造低温环境、加入秋水仙素抑制后半二分裂的进行,都对抑制细胞繁殖有帮助。通过反思,我认为自己对知识的好奇心不够,往往只是听到了反应的名词就理所当然的代入到已经熟悉的知识脉络。这是不够的,应该对知识抱有好奇,可以经过猜想、再搜索资料求证等办法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完善。我不禁联想,是否会存在细胞的四分裂呢?它会不会形成“十”字形细胞,再迸裂成四维构造的菌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