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有个刚上小学的小姑娘,表达能力明显比同龄孩子强,经常语出惊人。
有一个周末,她原本准备出去玩,可妈妈却临时给她报了一个兴趣班,强制性要带她去上课。
小孩子死活不愿意去:“你问过我吗?你就帮我乱报兴趣班,我就不去!”
妈妈一开始苦口婆心好言相劝,可她执着的表示不去,嘴里振振有词:“你凭什么不经过我同意就擅自帮我报名!”
听到这句话,妈妈也怒不可遏:“什么叫擅自?我是你妈,我就是有这个权利帮你做主,还不是为你好!”
结果小孩说:“你就是看隔壁可可也报了这个班,就非要我也去,你就是攀比!”
此言一出,妈妈彻底被激怒:“小小年纪就敢顶嘴,今天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样的情形对宝爸宝妈们来说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也经常和“能说会道”的孩子有类似的争吵?是不是也曾脱口而出“还敢顶嘴”这样的话?
让全天下的父母都苦恼的一件事就是:孩子顶嘴。
记得搜狐母婴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孩子慢慢长大以后,你最讨厌孩子的什么行为?高达75%的家长选择了“顶嘴”。
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你语重心长,他句句反驳;你为他长远规划,他却说你侵犯了他的自由……
和一位妈妈聊天,她跟我吐槽:“孩子表达能力越来越强以后,反而开始怀念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了。”
为什么呢?
一边是你牺牲了休息时间,陪她上各种各样昂贵的课,管理他大大小小的事情,另一边,却是他的冷嘲热讽,时不时还抗议。热脸贴冷屁股,换谁都不会有好情绪。
但是不爽以后,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偏爱顶嘴?
孩子会顶嘴,是成长的诉求
我们都能理解,婚姻是有边界感的。比如说,和其他的异性一起吃饭可以,但最好不要私下一起看电影;和异性礼貌性的握手可以,但手牵手就是不可以,等等。
其实,在任何人际关系中,都存在边界感,亲子关系也不例外。孩子小的时候,在你面前没有隐私,也没有什么个人的权利。可是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独立意识以后,作为家长应该重新调整亲子关系的边界。
就像你不愿意别人查看你的微信聊天记录,不愿意被别人支配你的时间一样,你的孩子也不希望你偷偷查看他们的日记,也不希望你擅自用培训班安排他们的课余时间。
而你,还在固执的认为孩子还小,哪有什么分辨能力,于是你坚持着你一贯以来的作风,孩子则开始了他的顶嘴之路。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孩子顶嘴是源于无助和困惑。当家长对孩子一如既往的发号施令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的权利被剥夺,却又无力反抗,恼怒之中本能的利用回嘴来伸张自己心中的“正义”以及寻找一种心理平衡。
简单地说,孩子顶嘴,绝对不是刻意要去惹父母生气。他们只是想通过顶嘴,重新塑造新的阶段亲子关系的边界,伸张自己个人的权利。这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诉求。
你应该更喜欢能顶嘴的孩子
家长们都不喜欢爱顶嘴的孩子,因为谁也不喜欢感受到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但事实上,你应该更喜欢能顶嘴的孩子,因为孩子能顶嘴,正说明你一直以来的教育是有效果的。
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说:“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试想,有一个如你所愿乖巧的孩子,温顺的像一只小绵羊,无论你给他提什么要求,即使不满,依然会去做,不会顶嘴,也不会有怨言。
这个孩子以后会怎样呢?他会延续之前一贯顺从的行为,无论外界如何压迫他,无论外界的要求有多么不合理,无论自己的内心有多么反感。
生活中,那些不懂得拒绝的“老好人”其实并非不懂拒绝,而是不敢。他们不敢正视自己应有的底线,当他人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他们宁愿将所有的怨念藏在心底,也不敢说出一个“不”字。
在旁人看来他们活得很窝囊,而他们自己也会感到生活过得很累。
相反,日常生活中有胆量顶嘴的孩子,可能会优秀得多:
☛他们清楚的知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他们敢于抗争。
☛他们敢生气,敢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他们不会在心里压抑太多的情绪。
上述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品质,却真真实实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它们将会成为孩子生活的盔甲,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中,赋予孩子抵抗的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都应该明白,只有孩子在你面前敢于表达时,他才会有胆量在别人面前说话掷地有声。
所以下次孩子顶嘴时,无论他有没有理,先安静的平等的听他申诉。只有给孩子一个空间,他的枝叶才能散开,千万不要在孩子还没开口之前,就吓得他不敢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