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106——印顺法师

佛陀

<接上篇>

戊四

己一∶ 断惑究竟者,名曰阿罗汉∶毕故不造新,生死更无缘。

  体见正法而断了见惑的圣者,知见是绝对的正确了。但在一切境界上,爱染的力量还很强。所以可能进修停顿,或者再生人天,忘失本来。不过修惑是自然萎缩(如拔了根,树皮会乾枯一样),圣道的潜力一定会现起,一定会再向前进的。在这再进修中,无论是行住坐卧,衣食语默,毁誉得失,衰老病患,待人接物,在这一切境界上,能提起正念,时时照顾,不断熏修,这能使爱染为本的修惑,渐渐销融净尽。这是二果以来都是如此的。

  证得初果或二果,三果,现生不断进修;或是阿那含(三果)死後,生到上界,圣道现前,到了「断惑究竟」净尽的时候,就证第四果,「名」为「阿罗汉」。阿罗汉也是梵语,译义是『应』。意思说∶这是真正应受人天供养的圣者。或译为『无生』、『杀贼』,是说∶到此阶位,杀尽了一切烦恼贼∶不会再有生死的生起了。总之,这是断尽烦恼,断尽生死的极果。所断的烦恼,论师说是色无色界的修断烦恼。佛在经中说∶『五(顺)上(分)结』断得阿罗汉。五顺上分结是∶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色贪,无色贪,是色界与无色界的贪染。掉举,慢,无明,也应该是二界不同的。但修惑以染爱为本,所以特约二界而分别为二类。这五结,是使众生生於上界的,现在也断了,就断尽了系缚三界的一切烦恼。烦恼既断尽了,那依烦恼润生而感果的「故」业──从前以我见为中心而造的业力,已经完「毕」而不再有效。又「不」会再「造新」业,所以未来的「生死」苦果,「更无」生起的因「缘」了。所以阿罗汉现有的生死身,到了寿命尽时,就『前蕴灭,後蕴更不生』,而入於不生不灭的无馀涅盘。──声闻乘的进修,以此为最究竟的果位。


思考题:

1、阿罗汉断尽了烦恼,具体指哪些烦恼?

2、阿罗汉为何能不受后有?

3、阿罗汉可否依天身成就?

作业:背诵——断惑究竟者,名曰阿罗汉∶毕故不造新,生死更无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定慧之路 广超法师 第一讲 一、定慧基础知识 舍摩他与毗婆舍那 佛教依用心的情况,把禅修方法分为两种,即所谓的舍摩...
    觉通国学社阅读 11,251评论 0 16
  • 《金刚经》别解文义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
    了了无诤阅读 3,089评论 0 9
  •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
    常修阅读 4,692评论 1 8
  • 1. 从德国旅行回来后,帝都的天气就不曾晴好,还夹带着初秋的气息,多几丝寒凉。 从写字楼出来夜色已晚,飘着软雨,打...
    隔壁老W阅读 264评论 6 3
  • 晚上带小朋友去剪头发,进去半天没人理,我实在忍不住,主动询问: 我:请问给小朋友剪头发多少钱一位啊? 店员:118...
    毛毛虫8655阅读 2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