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与更迫切的实践要求。唯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 “枝叶关情” 的赤子之心、“攻坚克难” 的实干之力、“守正创新” 的时代之智走好群众路线,才能让 “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
民惟邦本,固其根本:以“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初心扎根群众。“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从延安窑洞的油灯照亮 “为人民服务” 的初心,到脱贫攻坚的征程书写 “一个都不能少” 的承诺,党始终将群众路线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自觉,走出机关大院,走进阡陌巷里:在田间地头与老农共话春耕备耕,在社区网格与居民同商垃圾分类,在工厂车间与工人共谋技术革新。正如 “太行山上新愚公” 李保国,35 年扎根山区,让 140 万亩荒山披绿,让 35 万群众脱贫,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换取真情。唯有把自己当作 “群众中的一员”,而非 “群众的父母官”,才能在嘘寒问暖中读懂群众的 “急难愁盼”,在拉家常中找准工作的 “痛点堵点”,让初心使命在泥土芬芳中生根发芽。
攻坚克难,枝叶扶疏:以“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担当服务群众。“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新时代群众工作面临着更复杂的挑战:老旧小区改造中利益协调的 “千千结”,就业创业里技能培训的 “断层线”,养老服务中供需失衡的 “落差值”,无不需要以 “钉钉子精神” 攻坚克难。焦裕禄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用治沙奇迹诠释 “把泪焦桐成雨” 的担当;黄文秀 “用生命坚守初心”,在山洪中为群众筑牢安全防线。如今,党员干部更需在乡村振兴中当 “拓荒牛”,带领群众蹚出产业新路;在基层治理中做 “绣花匠”,用 “微治理” 破解 “大难题”。比如浙江 “千万工程” 二十年如一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 “脏乱差” 到 “美富强” 的蜕变,正是以 “功成不必在我” 的坚韧,把群众的 “愿景图” 绘成 “实景画”。服务群众从来不是口号,而是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的行动,是 “群众不脱贫、干部不离村” 的坚守。
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以“领异标新二月花” 的智慧贴近群众。“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今天,群众工作既要传承 “下马观花” 的传统,也要善用 “云端问政” 的创新。从 “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到“直播助农” 让山货变 “网红”、农区连 “云端”,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正焕发新的生机。湖南长沙 “网络群众工作部” 整合 12345 热线、网络问政平台,让群众 “一键反映”“一网通办”;贵州 “村 BA” 篮球赛借短视频出圈,政府顺势而为打造文体 IP,激活乡村活力。这些实践证明,唯有把握 “变与不变” 的辩证法 —— 不变的是 “为民” 的初心,变化的是 “惠民” 的方式,才能让群众路线跟上时代节拍。正如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的古训,党员干部当以 “智慧之眼” 观察群众需求新变化,以 “创新之手” 破解服务供给旧瓶颈,让老办法焕发新活力,让新手段承载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