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新春民俗尤其多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小的时候,过了元旦,门前就开始热闹起来,小年虽然不如大年隆重,但毕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元旦一到,各种民俗活动就将开始。

  来得最早的就是送黄历的送书人,那时候没有后来的台历,挂历,只有薄薄的一小本黄历书,每家每户几乎都能用得上,记得那时候,婚丧嫁娶,出门经商,破土上梁,都要看个好日子,所以每家每户都要有那么一本黄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因为市场广大,为了占领市场,送黄历最早的在元旦当天就出了门,每到一户人家就会说唱一番,而且他们本事都很了得,见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家,唱不同的词,比如见到上学的孩子就会唱“这位公子好才华,学习用功成绩佳,将来如意考大学,不是北大就清华……”,如果是一位母亲,就会唱“这位母亲气质佳,相夫教子人人夸,母慈子顺孟母迁,儿女成群兴旺家……",厚道的人家,听几句就会依自己的心意给的几毛一块的,给一毛两毛的人家多,给一块的极少,那时候大家都穷,一毛两毛钱也是不舍得给的。给了钱,送书人也不立即走人,还是会在唱几句表示感谢。

不够厚道的人家就会坐在那里不动声色得听送书人唱,送书人见主人难为他,开始也能不急不躁的唱,如果老是不给钱,他就会善意的提醒,说他生活的不容易,大多会唱“出门在外也不易,东本西跑为生计,老母孩子要养活,柴米油盐日日需”几乎见什么人唱什么话,多数人家听到这里不管多少也都给钱拿书放人。

还有就想听人唱不给钱的捉弄人的人家,就会来个命题“作文”,指明要听什么内容,送书人如果唱的满意就给钱,不满意就直接轰人走人,当然送书人也会边走边骂,但也奈何不得。

最不遭人待见的人家,就是那种一看送黄历的人来了,就把大门碰的一声关上的人家。送书人只要看见大门关着也就不在登门直接走过。

也就因为每户人家不同,所以才给了更多送书人的机会,不至于让捷足先登的人全部占有市场,所以,送黄历的人会来来回回的来好几波,来晚的当然也是生意清淡,而且大多只剩下难缠的主。

送完黄历,基本上也就过春节了,过年更是热闹非凡,耍龙灯的,舞狮子,顶灯,应有尽有,大龙灯是不穿街走巷的,只在镇的集市上表演,每个摊位和小店也都要给打赏,多少随意,但是太少了丢人,太多了几乎也没有,年成收入好就给多给,否则就少给。

  小龙灯几乎都是去乡串户的表演,人多的七八个,人少的就两人。

人多的阵仗大,表演精彩,一般都是好几户人家一起表演,一起给钱;人少的龙灯,就一个龙头,是每家每户简单的绕几下,表示一个意思,当然给的钱也就少。

舞狮子是个技术和力气活,基本要算是地方表演了,所以呢,基本是先绕村子一周,提前告知每家每户表演的时间,地点,然后集中表演,孩子们奔走相告,到点开始,围得人山人海的。舞狮子的一般都是在宽阔的晒坝上进行,离得近的人家都要把自己家的板凳和桌子搬出来供表演。舞狮子不只是在平地上表演,还必须在凳子,桌子上表演,最精彩的就是把凳子搭在桌子上,还人重人桌上表演。当时一场下来,最少也能赚十几块钱,多的也能二三十。

除了这些活动,春节的民俗还很多,比如放鞭炮,挂花灯,放焰口,等等,也是热闹非凡。

一个春节下来,每家每户因为这民间的民俗活动也得花上不少钱。

而如今过年除了放鞭炮,放礼花,拜年,似乎已经没有别的好玩的民俗活动了,时代的发展,网络的发达,习俗的改变,快节奏的生活,该去的,能留的,也都顺其自然,任其兴衰了。

但从前慢的日子格外让人留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轻轻的来 乱了我的心 打翻了我的时光 传唱出童话的声音 你轻轻的撞着 碰不破我的窗棂 我的心安静的跳动 渴望破碎...
    小波波很爱小杰杰阅读 276评论 0 0
  • 原文见About Nu(TM) Nu简介 编写一个软件非常简单,但是写一个好的软件却很难,特别是当项目变得越来越大...
    majesty阅读 473评论 0 1
  • 前段时间回了趟老家,和从幼儿园就认识的朋友A坐着闲谈了一下午,平日里常常在她的朋友圈里感觉到各种压抑和抱怨,大家离...
    明治小添阅读 570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