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有什么用?不在生活中抛锚才是重点
“55”的奇迹
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在不断的争夺对人的控制权。有一种心理暗示能让人不能自拔,在真实生活中我也屡试不爽,以至于我从上一家公司辞职也用了这招。
事情要从《Focus》这部电影说起,剧情是这样的,Will Smith 饰演的 Nicky在球场与富翁Liyuan打赌,玩了几轮小赌之后,Nicky为了翻本下大本钱,他让Liyuan任意选球场上球员的数字,然后由自己的女伴来猜。在这种不可成功的条件下,他们居然赢了。
剧情演到这里到了一个小高潮,虽然他们赢了Liyuan,Liyuan反而很兴奋并不认为他们作弊,坚信是自己运气不好。将自己的钱交给运气,怪不得会输。最近在《每日期刊》的2017年公司年会上,查理·芒格分享了自己的投资经验,应该相信概率而不是运气,好赌其实是一种缺陷。Nicky团队能成功就是靠概率来做决策。
原来Nicky的团队很早就盯上了Liyuan,并且让他的生活中充满了“55“这个数字,电梯、灯饰、服饰、行人,任何Liyuan可能经过的地方。这么多铺天盖地的暗示让Liyuan的潜意识里深深植入这个数字,最终在做选择的时候下意识的选择”55“,用Nicky的话来说不断翻倍直到他选对。
生活中的你,有没有被暗示过?“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就收NBJ”,NBJ让你想到什么?最终你没有买NBJ,是因为人的潜意识不愿意被控制,当反应过来后,就会有意识地制止这种行为。但如果你没意识到暗示行为的发生,你就会被这些暗示锚定。
锚定效应的书面解释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归纳理解既是头脑如何通过第一印象产生偏见的一种心理的偏向。
《Focus》中的Liyuan在决策前,被暗示了太多“55”这个数字,这些信息最终对他的判断产生了影响。当然电影中的剧情是经过艺术加工的,Liyuan不可能一次就选中“55”,更大的可能性是会选择接近“55”的数字。
生活中锚定效应的形成大概有三个原因:
- 参照物足够引起决策者注意。例如《Focus》中误导Liyuan的55。
- 参照物和目标之间相似,以投资为例,预期年化收益百分比就是一个“锚”,在中国现金红利的单位是元。如果在与中国人沟通的时候用下面这句话,就很难理解,“去年投资黄金可以赚1万法郎”,参照物人民币和法郎有汇率差,不能让人产生直观的联想,这样不会带来锚定效应。
- 决策者的学识程度、认知能力,极端型的参照物和奖励效果都不会改善“锚”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学识、认知能力高的专业人士更容易被锚定,因为他们过于自信。这就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很难避免,但做到下面两点可以减少它的影响。一是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思考,多反问为什么;二是用类比法减少判断中锚定偏差。例如,当你在商场看到一个商品,标价2000,商家标价的时候会默认买家都会讲价,所以会标记一个很高的价格,这时候如果你顺着这个价格讲价,那么商家永远都是赢家。正确的做法是跳出商家给你的价格框架(逆向思维),再看看其他商店类似的商品什么价格(类比),这样就能主动改变这款产品的价格“锚”,在谈判中谁决定锚谁就能控制局面。认识锚定效应不一定能让你创造“55”的奇迹,但能让你跳出思维框架,少受到“锚”的影响。
不愿意改变是一种病,得治
小说《权利的游戏-魔龙狂舞》中铁群岛的席恩·葛雷乔伊(Theon Greyjoy)被波顿家的拉姆斯·波顿(Ramsay.Bolton)所俘。拉姆斯强迫席恩侮辱自己并践踏他的自尊;强迫他承认没犯过的罪行,摧毁他的是非观,甚至当着席恩的面,虐待并残忍的杀死了帮他逃脱的人,这让席恩彻底丧失了心智,从此放弃抵抗,苟活在无限的恐惧之中,甚至不敢想起自己的名字。最后还沦为拉姆斯的帮凶,拉姆斯赏他一个热水澡,他就去攻打自己的家族。甚至姐姐来救他,他都坚决不肯走。席恩的这种情况称为“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被动消极行为,表现在人身上是因为不断受到挫败,觉得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阴影。
进取型的人没有“习得性无助”的特质。在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过程中,失败是一种常态,在失败后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前进。我在每次跳出舒适区的时候都会遭遇很多失败,刚开始这些失败让我难以接受,但后来经过慢慢摸索和学习让我再遇到类似问题就有了辨别能力和解决法则。我经常给我的小伙伴们说,我每周都在重塑认知。有两个兄弟经常说我,你真能折腾。是啊,Always zuo, never die!当下的学习环境越来越丰富,各种开源资料,书本,免费付费的课程和讲座比比皆是,这是个体学习的最好时代,前提是你有意愿成为更好的自己。
空气质量差我该怎么办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空气质量差怎么办,不能转正怎么办,电信诈骗怎么办等等。以空气净化器为例,它的原理很简单却被很多公司炒成天价,而买家也本着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只买最贵不买最好。然而Thomas Talhelm 用一个空气流通扇加上活性炭和HEPA滤网来告诉这些人,好的空气不贵。Smart Air 这个团队的科学精神令我佩服,他们用科学的严谨态度,在不能解决问题本质的情况下,从另一个角度用简单的方法教人缓解了空气质量的问题,很值得我学习。
这个世界的样子和你以为这个世界的样子有很大差别。想要真正的认识这个世界,就要先承认自己是不客观的,再以空杯的心态看待每件新事物,最后像程序一样不断的迭代更新自己的心智模式。
生活中遇到问题该怎么办?我的做法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首先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本质,不找到问题的本质宁愿不行动,因为任何徒劳都是在距离真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后把问题分拆成多个角度以批判性的思路去求证,力求客观,杜绝别人给什么就用什么;最后做决策这件大事,有两点不能做,不能被一件事物锚定(不固化思维),不能相信运气(不盲目迷信),不用“我以为”这样的主观直觉做判断,要用理性分拆求证后再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