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与心上的澄明
文/单程车票
近日心间,总似萦着一缕无端的秋绪,薄薄的,凉凉的,如晚空里那片欲语还休的云翳。信步走入城郊的园子,不曾想,便与一场盛大而沉静的秋,撞了个满怀。
脚下是厚厚的落叶,织成一张绵软而斑斓的地毯。每一步落下,都惊起一阵细碎、清脆的窸窣声,像是季节低回的耳语。它们一片挨着一片,安然地枕着大地,姿态里没有一丝牵强,仿佛离去,正是此生最圆满的归宿。我蓦然想起古人的秋思,总是蘸满了化不开的墨愁。“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是张籍欲说还休的滞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是范仲淹浩渺无边的苍茫。那愁,是伸向远方的、渴望而不可得的触角,是与时光流转的深深“不自洽”。
而我此刻,立于这片绚烂而岑寂的光景中,感受着的,却是一种奇异的安宁。秋风拂过林梢,不再带来刺骨的寒意,反倒像一只沉稳而温柔的手,从容地拂去心湖上久积的浮尘。它卷走了夏日的喧嚣与枝叶的繁盛,却慷慨地留下了疏朗的线条、挺拔的筋骨,让我们得以望见天空那更高、更远的真相。
这,或许便是“自洽”了。恰如身旁这棵静默的老梧桐,不怨秋霜,不责西风,只是顺应着生命的节律,在该繁茂时尽情舒展,在该凋零时坦然放下。它的内心,自有一曲与天地共鸣的无声乐章。于是,我不再去诘问“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的缘由,也渐渐释怀于“菡萏香销翠叶残”的凄凉。我开始学着这秋的模样,去接纳这必然的流逝,去拥抱生命中的清寂与空旷。
恰在此时,一片金黄的银杏叶,打着旋儿,悄无声息地落于我的掌心。它薄如蝉翼,经络却清晰如刻,仿佛书写着一生所历的风日雨雪。我不再觉它是一声无奈的叹息,反而觉得,它是一个圆满而安详的句读,为一段热烈的故事温柔地收了尾。
也就在那一刻,心头那丝飘忽不定的秋绪,仿佛终于寻到了它的重量,缓缓沉淀下来,在心田铺展成一派坚实而温厚的土地。
原来,真正的秋思,并非沉溺于感伤,而是与这整个季节达成的一场深刻谅解。是懂了荣枯,明了进退,是内心与外境最终的和解。当我不再与秋风抗衡,秋风便回赠我以清醒;当我欣然接纳了落叶的告别,双眸便映满了天空更为辽阔的深情。
此番秋思,不求人解,不寄天涯。它只是让我,在这落叶纷飞之中,寻得了心上的那一方澄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