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立秋了,还是那么热。空气里还是夏日里的滚滚热浪。我多数时候呆在室内,对这样的火热,还不是特别清晰,只有那长时间在户外暴晒的人,才有更深刻的体会吧。在从事安全工作后,对于夏天,我多了些担忧,怕暴雨,也怕失火。暴雨已经过去多日,近期也没有雨天,还能安稳几天的。而失火这种事,好像在夏季这个干燥的季节里,没有发生过似的。
在上半年,经历了好几次森林火情,那些无眠的夜晚,在山里的折腾,此刻想来,依旧心有余悸,而夏季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这郁郁葱葱的山里,可以燃烧的东西很少,又怎么会有火情呢。但这天晚上,突然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了一张图片,那是在一栋看起来很熟悉的建筑里,浓烟滚滚的照片。还配有关于着火地点的文字,就是本地的一处岸边建筑里。
照片里的大火从建筑里吐出长长的火舌,被火吞没的房屋边,一条粗壮、黑暗、凌乱的烟柱直充天空。对于没怎么见过大火的人来说,倒是骇人。不过猎奇的心理,会让那里多出很多围观者,纷纷拿起手机拍下这难得一见的情景。相信我看到的那张照片,就是在围观的时候拍的。
不过,我依旧是旁观者的心态,此时,对我来说,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毕竟这里不是我的责任范围,不管会烧成什么样子,我都只能看着,顺便感叹着。甚至还会庆幸不是发生我所在的责任区,否则,头疼的人也会包括我。
对于火灾,其实我还是抱着怜悯的心态的。因为一场火灾下来所烧掉的,可能是一片好不容易长成的森林,会让很多生活其中的动物,失去家园乃至生命。而建筑里的着火,会让建筑里的人财产和生命都遭受损失。那些耗尽半年心血买下的房子和房内的陈设,那些创业者鼓起勇气投入大量钱物创造出的创业项目,都在极短时间内,化为灰烬,这都让人唏嘘,也会让人害怕。
当时,我看到的仅仅是一张照片而已,照片不是假的,那事一定在发生着。我想,如果只是照片上那一处小小的房屋被烧了,周围其它建筑被及时赶到的消防员,果断采取措施阻断了火势蔓延而保住,那就是个不错的结果,不过无论我怎么猜测,都不如去现场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
我骑着车,穿过街道,直奔那个目的地,在我起出主干道,进入通往现场的支路时,发现旁边几条路上,还有大量车在往这里汇集,我想尽快走出支路,却发现前来此处的车越来越多,我只能跟在很多车后面,慢悠悠地往前挪。我当时就想到了,可能是和我一样想看热闹的人太多了,那样的照片,被周围很多玩手机的人都看到了,也有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大家是看到了照片里没见过的烟柱,也有人是的到别人夸张的形容,都想来“打卡”看看,都在此时赶到这里一探究竟。
可是世上本来是有路的,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路了。我挤在众多车辆之间,周围那些原本可以过车的缝隙,都被那些喜欢见缝插针的车主占据了。我眺望前方,见有几个身穿绿色交警服的人正将一个铁架,横在路上,还有一辆闪着警报器的车停在路中央,这意思再明显不过,此处禁止通行。
看来前方的火还未扑灭,从这里看不到火光和烟雾,或许余火还未清理干净,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性。当然,也可能是这里的人太过“热情”,都想起凑热闹,就算火灭了,肯定有人想将那烧过后的一片狼藉,拍成视频作品,放在网络上,一时间肯定能收到无数个短暂。不过这样可不好,毕竟是负面新闻,还是不传播才好,封路也就成了必然。
既然看不到,连路都过不去,这大量的车只好转道,从另一条路驶出,看不成就不看了。我继续跟着车流离开,车都很慢,我用了很长时间才走出去,原来是来看热闹的,居然到最后,什么都没看到,还浪费了将近半小时时间。
晚上,打开本地新闻,倒是看到有人拍下的视频,那里的建筑已经烧了,从前客流量不错的小饭馆,现在烧成灰烬,还有人说,那条金毛犬,也被大火烧没了。我想起去年同期,我还在那里玩耍,一个小小的游乐场,旁边就是小饭馆,不少人从那里散步经过,只是谁都没想到,这一天的火,让此时荡然无存了。
天黑了,我骑车在外面,想看看此时到底如何了,可交警还在,似乎根本就没打算让人过去,我彻底打消了去看的想法,只是远远闻到烧焦的味道,还有在路灯的映衬下,那一阵阵飘过的烟尘。此时火灭了,一切都结束了。
不过可能一切才刚刚开始,我想,等待我的,一定是检查我的责任范围内的火灾隐患,避免同样的事故发生,想想,又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