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古为新”是方塔园规划设计的核心思想,试分析该思想是如何在园中体现的?
答:与古为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区别于传统,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形式。
南边设置一个大草坪,模仿了西方现代式的造景手法,草坪有一边是石头驳岸,有一边是入水的,增加了亲水性。在草坪上观塔,犹如塔被地台托了起来。园中还有很多地方采用门洞的形式,运用现代的材料砌筑,形成框景和漏景,还有利用景观进行障景的,这也是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式的方塔园中的体现。
方塔园的建筑是宋代的味道,但全园还是一种现代的样式,包括现代的材料,现代化的构筑物等。园中主景模仿了宋朝方塔,用的是现代的材料和相对规则的前广场
园内有一处何陋轩,运用了尖山歇山顶,是传统形式的建筑,运用了现代材料和内部结构,檐口是弯的,与传统形式不同。台阶是30°,60°,90°叠合而成,结合周围的矮墙,柱子,台地,景墙,内部结构的变化,使人体感知在一天之内变换丰富。檐高矮,亭大,所用竹子刷成白漆,结构刷黑漆,给人稳定但不沉重的感觉,通过色彩的变化,空间的灵动,视线的穿透。与天后宫体量差不多,体量上要与传统的古建形成呼应,是一种继承与发展。
2、“旷与奥”是冯纪忠先生在方塔园设计中运用的一个重要手法,分析它在哪些地方得到了具体运用
答:园中在空间上的处理所运用的“旷与奥”即为空间的开敞与闭合。
东面入口处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利用了漏景,框景和障景,对后面的景物进行遮掩,引导游人继续游览。即为奥南面大草坪视野开阔,可观塔,也可观远处的景物,即为旷。
北入口处设置一处障景,障景也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往右走经过一条甬道,宽度4米左右,两边有植物夹景,即为奥。 方塔和天后宫的广场,设置有景墙,台阶,地台,矮墙,是一个流动的空间,扩大了视线,即为旷。
3、分别分析从北门和东门进入塔院的竖向处理
答:全园是中间低四周高,在方塔前广场是最低点。将斜坡变成了平台,增加野趣。北门:主入口是自然式设计,采用了宋代造园手法,相对开放,尺度较大,大门有两坡顶。入口广场面积大,入口有一处对景,也是障景,对后面的方塔起到遮挡的效果。入口往右走是一条甬道,这条甬道不强调轴线关系,也不正对着方塔,甬道左右两边植物的种植形式不同,右边是直线,左边是曲线,体现左右直线和曲线的对比,营造一种自然山林的感觉。
东门:东门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往右走经过一条石板栈道,两侧挡土墙树池,通过地形塑造通道,起到障景的作用,游人行走其中,置身于下凹地形。两边还有夹景,游人仿佛置身于林间。时不时还设置有台阶,通过高低起伏的路线,模糊了对标高的感知。
4、结合9峰3泖的造景方式体会地形与水体的处理方法。
答:建园时做了一些土方工程,但并没有外拉和外运土方。在挖他中心湖之后,用了中心湖的土,在整个场地垒了很多小土丘,用这些土丘按着松江的地貌特征。
九峰三泖包括土丘和水,用填挖互补的方式,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景观,让人有林间穿行的感觉。利用土丘的地形起伏,再配以高大乔木,还可以屏蔽园外不好的景观。
5、风景速写一幅。
6、静安雕塑公园,拍摄5~10照片图文并茂分析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公园规划布局的运用
框景夹景
对景
障景
运用假山石和水池,营造出天然形成的景观
利用水面或者镜面的倒影,增大视线的空间,使视线更加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