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教父——张鑫媛

卷三文学评论 ”老练”深意

做卷二的概括的时候,我在概括的最后说乌台诗案是苏东坡人生的转折点,“给大家带来一个全新的苏东坡”,就差没有把“请听下回分解”这句话写上去。我现在拿卷三的标题做文章,也算是完成了一个夙愿。

卷二的卷名叫“壮年”,而卷三的卷名叫做“老练”。字典上对于“老练”的释义是:阅历深,经验多,稳重而有办法。“壮年”则只是指三四十岁的旺盛之年。壮年是形容年龄大小的词汇,而老练是形容一个人处事的方法。虽说在我年幼无知的想像里,老练的确是与壮年挂钩的;但一个人的年龄到达壮年,并不意味着老练。

乌台诗案作为“壮年”与“老练”的分界线,是有原因的。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前,人生顺风顺水,未曾有过如此之大的打击。他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教导,心中总带着建功立业的情怀,却没料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被小人抓住了把柄,从而被贬黄州。为了疏解内心的苦闷和抑郁,他开始寻求道家与佛家的智慧。他反省自己的年轻气盛,沉思自己的个性,寻求着心境的安宁。我不能说苏轼在安国寺参了禅就真的获得了内心的安宁了,他毕竟还是矛盾的。他的豁达他的乐观,实际上是“换一种角度看世界”和“打得赢就打,打不过就跑”的结合。他收起了少年时的锋利,取而代之的是温和和开阔。

老练不仅体现在思想的丰满和富足,更直接地体现在处世方面。他熟悉官场和皇宫里的勾心斗角,因此更懂进退之道;他依旧直言不畏,但他也懂得也博弈的方法。同时,他造福百姓、为民劳苦。他与朝廷上的小人唇枪舌战、与朋友嬉笑怒骂、与百姓同甘共苦。因为心襟的开阔与广大,他将心中所想付诸行动,最终真正地老练起来。

老练,在苏东坡这里,并不是那种可能带有一丝贬义的圆滑,而是在对生命的大彻大悟后追寻自己心中所想的淡定和从容。“一蓑烟雨任凭生”,这句话便是他的写照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hangchen.gitbooks.io/chromium_doc_zh/con...
    梦里茶阅读 2,210评论 0 8
  • 楼下桂花开了,春风拂面,香气袭人。 俗话说:八月桂花香。所以一直以为,桂花只在秋天开。后来才知道,有一个品种是一年...
    艾伦爱手工阅读 347评论 0 0
  • 刘彻唤来母子, 三个顾命大臣看着微笑着。 刘让把子带走, 捧着她的脸,细细端详, 如果你的脾气能再好点,或许我下不...
    陈稳阅读 201评论 0 0
  • 今天开始要整理阴瑜伽引导词,只想说阴瑜伽为什么要一直说个不停??? 无论别人获得了如何的感受都不是自己的,所以在瑜...
    Anna_c8b7阅读 8,83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