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游记

三月初春,风嗖嗖的,仍有些阴冷。太阳像蒙了一层水雾,模模糊糊,并不扎眼。空气也不甚好,雾霾好像爱上了这座城市,隔三岔五来旅游一趟。一位上海的朋友专程来拜访我,我想着这事儿没必要惊动市长,我带他逛逛便好。

沿着南二路,驱车一路狂奔。

朋友感叹:这城市真干净,路还宽敞!我谦虚:不比你大上海繁花似锦。

一口气蹿出十来公里,到了龙悦湖附近。路边有一条诱人的小径,小径尽头是几栋独具风格的别墅,神秘地对着我笑。

坦白地说,作为这座城市的原住民,我在这里生息了近三十年,大街小巷都叫得出名字,就跟喊爹喊娘一样亲切自然。

然而,这里的风景却像一道奥数题难住了我,让我绞尽脑汁,不再轻车熟路。也许,我熟悉的,只是身边三点一线式的景致,我的车辙压过的永远是相似的路痕。对于人迹罕至之处,我依旧陌生。

我慢慢开着车,进入那条小径。时而拐弯,时而过桥,眼见那几栋别墅矗立在前了。

远处,湖水一片碧波荡漾,我的心瞬间化作一条小船,随着波浪漂游。

停车,熄火,拔钥匙,锁车门,我的动作一气呵成。

有风从湖面吹过来,格外寒凉。我缩了缩脖子,脑海里不禁冒出几年前在烟台吹海风的画面。当时冻了个半死,不过游客们依旧热情未减,让冷冷的海风无地自容。

我和朋友站在高处,望向远处波纹皱起的湖面。他提议:下去走走吧。我看到了“水深危险,游客止步”的牌子,犹疑不决。他一言不发率先往下走,踏上了木质台阶。我只好跟了上去。台阶还算结实,踩在上面“咯噔咯噔”,恰如心跳。

下到湖边,我们注意到硬质塑料搭成的桥延伸至湖里。我俩踩了上去。我不合时宜地想:如果此时桥体轰然塌陷,恐怕这湖要为我们唱一曲挽歌了。不过,这纯属臆想。

桥很坚固,我们走得十分稳健,一直走到桥的尽头。

我惊喜地发现,从坡上到岸边,看到的湖水竟风格迥然。

矗于坡上,居高临下地远观,湖水好似一幅静态的风景画;而站在岸边,湖水突然立体了许多,生动了许多!水的颜色也不再单一,深绿、浅绿、灰绿……各种色彩交织渐变。风低吼着掠过湖面,惹怒了浪,愤然地拍打着堤岸,发出“啪啪”声。这些都是在坡上绝感受不到的。一瞬间,我有些庆幸下到这里,虽然有些危险,却是最接近湖水的地方。就像战地记者,越是深入危险之境,越能搜集到最宝贵的资料。

我低头看桥下方的湖水,一群竞相追逐的鱼苗在嬉戏,自由得简直不知天高地厚。我和朋友开玩笑:这湖里必定有大鱼,不如放几个热得快,把湖水加热一下,吃水煮鱼好了。他哈哈大笑,说:还可以摆个方凳,坐在湖边用热水泡脚。我俩边开玩笑,边在桥上来回走动,四处观望,逐渐与景色相融。

许久,我回过神。猛地向身后看去,发现之前站在坡上的那几个游人,早已没了踪影。只剩下恶狠狠的冷风侵袭着芦苇荡,发出“呜呜”声。天地惨白得如同一张旧照,无比寂寥落寞。

我忽然想起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正如文中所说“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我和朋友也觉得此时有些冷清,决议离开。

重新踏上木质台阶,我们站在坡上回望,看着湖水连同乌蒙蒙的天空再次融缩为一幅图画。

也许,仍有些心事未对这片风景倾吐,不过,还是等下次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倚靠在床头,回顾了下近日来的我,疯狂,偏执,任性,还有点小矫情。 3月3日,星期五,晴。 拜别平日的无聊课程,迎来...
    爱吃石头饼的小圆阅读 1,605评论 0 1
  • 武装到头脑,美丽到牙齿 口腔护理活动拉开帷幕—— 牙,以它的洁白衬出人一生的洁净 精彩人生~您 已醉在你健康美丽的笑容里
    高级营养师阅读 1,072评论 0 0
  • 第一次在简书上发布自己的心情,多想自己现在是轻松愉悦的,可一大堆糟心事摆在眼前,真的开心不起来.… 中午刚从餐厅回...
    呆萌的冰仔阅读 2,615评论 0 0
  • 悉尼每一年三月都会有一个游行,是LGBT的专属游行。 LGBT具体指的是,lesbian,gay,bisexual...
    尤米乐阅读 1,6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