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姐姐打视频的时候,她说已经好久没看书了,我说我也是。
很多时候,连剧都不想看,打开小音箱,听歌聊天。假期的状态,醒了刷会儿视频,吃个早点,接着睡,仿佛进入了循环。
唯一能让我出门的,就是每周末雷打不动的书法课。下班到家先躺一个小时,然后玩会游戏,一天就结束了。有好几件想做的事,考研、写小说、看法律的书,却因为之前几次中途放弃,觉得没必要开始。
我想我会改变的,但现在我只想顺从自己的内心,想偷懒就偷懒,想做什么便做什么。我当然不会安于现状,我每一天都想着变好,只是,我对自己太好了,总想着得过且过。
杨洋出了新剧,听说不油了,帅哥最帅的时候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帅的时候。但对我来说,接受新事物是件不容易的事。找出他几年前主演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看,这剧因为女主,各大平台上已经看不到了,我也不太清楚她做啥了,总之我是不太方便截图,专门写一篇剧评了。
就在这篇里顺便提下吧,因为自己从小就玩网游,一直期待着能在网络世界里遇到一个“肖奈”,如果能在喜欢的游戏里遇到一个喜欢的人,从虚拟走到现实,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吧。
然而现实是,这个游戏太久了,没被淘汰,是因为当年那帮孩子都上班赚钱了,愿意为自己的青春消费。年龄集中在25-55岁,大多数都结婚了,就算没有,现实也有伴侣。为了防止“踩雷”,我不敢再奢望。
只是想到肖奈和贝微微游戏相识,不是消遣,从中发现了乐趣和商机,开发自己设计的游戏,毕业了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呢?游戏对我来说是陪伴我长大的朋友,有悲伤,也有快乐。
但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我现实一样,是“便利贴女孩”。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友情的文章,小火了一下,阅读量1w,评论区有个女孩说,她和闺蜜决裂的原因是第三者的介入,把她的事添油加醋地说给闺蜜听,本来约好做一辈子的朋友,现在也变成了她和别人的约定。她不仅失去了一个朋友,还背负上了舆论。
突然想到一句话:“因为我比流言蜚语更早认识你。”
我说:“你可以因为别人的话怀疑我,但如果你把我当朋友,请一定要第一时间来问我,不要让怀疑的种子在心底不断蔓延。我还是我,但你却说我变了。”
女孩儿很快给我的回复点了赞,并表示感谢。就是这样的时刻,我找到了坚持写作的意义,我不知道读者喜欢什么,我就顺着自己的心愿写下去,总会帮到别人。
从现在起,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因为别人本来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在乎他人的事。如果为了毫无意义的虚荣放弃想做的事,那真的太傻了。
我就是我,我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