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人类对癌症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寻求从人体本身出发治疗癌症,其中人体免疫是发生肿瘤的最关键内因。因此,中医学上常应用“扶正固本法”治疗肿瘤,能有效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中医“扶正固本”治则
扶正固本,又称“扶正培本”,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固本就是调护人体抗病之本,即通过扶正固本以促进生理机能恢复,从而达到正复邪退治疗疾病的目的。
“扶正固本”治疗肿瘤最早的理论依据为《黄帝内经》中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认为机体抵抗力正常,则病邪不能侵犯人体,邪气之所以侵犯人体,是因为机体抵抗力的下降所致,这是目前中医关于免疫的最早记载。
扶正固本的学术思想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唐 ,
成熟于金元,发展于明清。传统中医观点认为,肿瘤形成主要由于正气不足、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内外邪毒乘虚内蓄于经络、脏腑,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相互胶结,日久形成局部瘤块。
因此,中医常适用“扶正固本”原则,用于增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能力,调节患者阴阳、脏腑失调,并明显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远期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