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起来比平时早,早安打卡后,赶紧爬楼看信息,昨天有点累,就睡得早,好多信息还没来得及回复,就赶紧一一回复。
我赶紧把今天的日记写完,早写完比晚写完好一些。
刚才看到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
樊登说:
为什么一本书都不读
做父母的就敢教育孩子?
这世界上最难做的职业就是父母
请跟我一起读书吧!
读书是每天必须的功课,有些书好像读了也没实际的用处,但是读了后总是会有收获。
每天群里分享的能量阅读,其实也是一种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今许多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弊病,浮躁。他们虽然已经拥有了很好的物质生活,却依旧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扰乱心绪,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但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却可以安下心来,专注在每个当下,很少被其他事所打扰。
作家汪曾祺先生,曾在文章里写到:“大概有10多年了,我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我家有一对旧沙发,有几十年了。我天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端然坐,然而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楚起来、生动起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我的一些小说散文,常得之于清晨静坐之中。”
在《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个静不下来的人,他的身心随时都处于慌张状态,不仅很难成事,也容易被各种繁杂思绪所困住。相反,如果一个人能静得下来,他就会变得更加理性和客观,就能让自己活在随便哪一个当下,这是用再多的金钱名利都换不来的。
我常常觉得,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并不是最有钱的,而是在保证基本生存以后,还可以拥有更多的闲暇。因为很多人的忙碌,其实只是一种假象,他们的工作和事业,并非必须要那么拼命,也并非离不开他们。
相反,是因为他们离不开,忙碌所带来的名利诱惑。是他们试图用忙碌去掩饰自己的虚荣,也是他们用忙碌来充实自己内心的空洞。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曾写到:
“我认为文化本来就是空闲的产物,所以文化的艺术就是悠闲的艺术。在中国人心目中,凡是用他的智慧来享受悠闲的人,也便是最有教养的人。以哲学的观点来看,劳碌和智慧似乎是根本相左的。
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绝不是智慧的,善于优游岁月的人,才真正有智慧。”一个人只有在闲暇的时候,其实才活得更像他自己。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丝毫闲暇,即便在物质上拥有再好的条件,活着也没有太大意义,甚至十分无趣。
如今许多人,都活得很功利。无论做任何事,都企图去计较其中的利益得失。但如果一个人,不肯把时间和精力,甚至花一些钱,去做一些无用之事,那么他就很难感到快乐。
《庄子》里曾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在这个世上,做有用之事,也许是我们生存之本。但做无用之事,虽然看似虚度了光阴,消耗了精力,浪费了钱财,却着实增加了我们的幸福感。
什么样的人,才算真正的富有?是可以吃珍馐海味,还是可以住万千广厦,又或者有白银万两,可以肆意挥霍。其实,真正的富有,是拥有精神上的宁静,清明和素淡。
比如,一个人能在这个嘈杂的社会,能静得下来,不会受过多干扰,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可以心无杂念地做自己。
比如,一个人可以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以外,依旧给自己留有闲暇的时光,可以从繁重的日常事务的藩篱中跳脱出来。
比如,一个人可以做许多无用之事,读一些无用的书,花一些无用的时间,喝一些无用的酒。用于取悦而非讨好别人。
余生,愿你我,生活朴素,内心丰富,既可以脚踏实地,又可以仰望星辰,既能活在烟火人间,亦可追求诗和远方。
《一个精神富有的人:静得下来,有闲暇时间,可做无用之事》
写完看会书去喽
我是海棠,80后宝妈一枚,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达令家运营管家及官方讲师,亲子阅读推广人,这是我的第971篇日记,记录生活点滴,没有什么天生就会,只有日复一日的天天坚持,我相信坚持更胜天赋!微信:303446137